第224章 谋划东北,编成东北先遣队!(2 / 6)
“基于这个形势,咱们制定了后续的战略部署已经可以开始了。”
陈铭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看向了地图边的绝密战略部署。
内容如下:
骑兵支队调去塞外作战,主要任务是寻找伪蒙骑兵的主力,务必把这股势力彻底消灭。
伪蒙政权是鬼子的‘傀儡’,打掉他们的骑兵,既能削弱鬼子的帮凶,也能震慑其他伪军,为后续在塞外发展扫清障碍。
丁伟的独立第一大队,向武城以东的燕山一线渗透。
燕山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西连晋北,东接华北平原,北通塞外。
一旦丁伟能在山区站稳脚跟,咱们就能直接影响华北和东北的局势,战略意义巨大。
何建新的第一大队,向察哈尔、热河一带压进。
不用急着攻城略地,主要是制造战机,牵制鬼子的兵力。
同时侦查当地的敌情和民情,为后续发展做准备。
孔捷的第二大队不动,继续留在晋北‘守家’。
晋北是独立支队的老根据地,是后方的根基,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粮食、弹药、兵源都从这里来,只要晋北稳定,其他部队就能放心出击。
剩下的三个大队,各自负责现有防区的防御和游击作战,配合主力行动,不能给鬼子任何喘息的机会。
至于特种支队,还在整合训练,各兵种的协同还没磨合好,暂时不安排具体任务。
等陈铭学习回来后再做部署安排。
“你多关注一下他们的训练进度,有问题及时跟我联系。”陈铭开口说道。
“是。”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向兴安岭地区渗透,打一打基础。”
陈铭的表情严肃起来。
“我计划派小股部队进入兴安岭,尝试和当地的抗联建立联系。”
”要是能在山区发展根据地,咱们就能开辟进入东北的路线。”
他深知这件事的难度,解释道:
“伪满地区的老百姓,长期被鬼子和伪满政权控制,信息封锁得严严实实。”
“大多数人连‘八路军’‘共产党’的名字都没听过,抗日力量又薄弱,咱们的根据地发展土壤几乎为零。”
说到这里,陈铭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感慨:“咱们在晋省能站稳脚跟,靠的就是老百姓的支持。”
“每逢大战,老百姓挑着扁担、推着独轮车给咱们送粮食、运弹药,甚至冒着枪林弹雨救伤员,这才是咱们的根基。”
“没有根基,再强的部队也扛不住风雨。”
“所以,想要谋划东北,必须先开辟革命土壤,让老百姓知道咱们是谁,知道咱们是为他们打仗的。” ↑返回顶部↑
陈铭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看向了地图边的绝密战略部署。
内容如下:
骑兵支队调去塞外作战,主要任务是寻找伪蒙骑兵的主力,务必把这股势力彻底消灭。
伪蒙政权是鬼子的‘傀儡’,打掉他们的骑兵,既能削弱鬼子的帮凶,也能震慑其他伪军,为后续在塞外发展扫清障碍。
丁伟的独立第一大队,向武城以东的燕山一线渗透。
燕山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西连晋北,东接华北平原,北通塞外。
一旦丁伟能在山区站稳脚跟,咱们就能直接影响华北和东北的局势,战略意义巨大。
何建新的第一大队,向察哈尔、热河一带压进。
不用急着攻城略地,主要是制造战机,牵制鬼子的兵力。
同时侦查当地的敌情和民情,为后续发展做准备。
孔捷的第二大队不动,继续留在晋北‘守家’。
晋北是独立支队的老根据地,是后方的根基,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粮食、弹药、兵源都从这里来,只要晋北稳定,其他部队就能放心出击。
剩下的三个大队,各自负责现有防区的防御和游击作战,配合主力行动,不能给鬼子任何喘息的机会。
至于特种支队,还在整合训练,各兵种的协同还没磨合好,暂时不安排具体任务。
等陈铭学习回来后再做部署安排。
“你多关注一下他们的训练进度,有问题及时跟我联系。”陈铭开口说道。
“是。”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向兴安岭地区渗透,打一打基础。”
陈铭的表情严肃起来。
“我计划派小股部队进入兴安岭,尝试和当地的抗联建立联系。”
”要是能在山区发展根据地,咱们就能开辟进入东北的路线。”
他深知这件事的难度,解释道:
“伪满地区的老百姓,长期被鬼子和伪满政权控制,信息封锁得严严实实。”
“大多数人连‘八路军’‘共产党’的名字都没听过,抗日力量又薄弱,咱们的根据地发展土壤几乎为零。”
说到这里,陈铭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感慨:“咱们在晋省能站稳脚跟,靠的就是老百姓的支持。”
“每逢大战,老百姓挑着扁担、推着独轮车给咱们送粮食、运弹药,甚至冒着枪林弹雨救伤员,这才是咱们的根基。”
“没有根基,再强的部队也扛不住风雨。”
“所以,想要谋划东北,必须先开辟革命土壤,让老百姓知道咱们是谁,知道咱们是为他们打仗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