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这是载入史册的一战!(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执行侦察、传递情报、化装穿越敌占区等特殊任务时,女性身份常常是最好的掩护。
  一对“夫妻”或“兄妹”,比两个男性同行更不容易引起敌人岗哨的怀疑。
  一个背着包袱(里面可能是药品或密信)的年轻姑娘,看起来人畜无害,可以相对安全地通过许多关卡。
  在抗战时期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的特殊部队中,女性医疗兵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而是贯穿于军事斗争、群众工作、后勤保障等多个关键环节的核心力量之一。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这也是陈铭允许先遣队中出现一定数量女兵的考量。
  刘腾杰面对女兵犀利的言辞,哑口无言,只能同意对方参与到探查的任务当中。
  不过为了女兵们的安全,他还是派了一些战士,远远的保护这些女兵。
  接到任务后,女兵们换下军服,换上了普通的粗布衣服,开始朝着周围一个叫杨树林的村子走去。
  顾名思义,村子里有很多的杨树。
  当走到村子外面时,两名村民从暗处跳了出来。
  “站住,什么人?”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村子之间都是极度排外的,担心有外来人带来危险,可能导致村子出现灭顶之灾。
  没办法,在鬼子伪军,土匪强盗的高压之下,不团结起来根本生存不下去。
  两名村民举着土枪,发现有外人后警惕的对准了林秀。
  “大大叔,俺是西沟林德贵家的女儿,俺叫林秀,俺爹病了我和我兄弟来这边山里采药,结果遇到了土匪。”
  “俺兄弟为了保护我被土匪抓走了,俺逃到了这里看到了有人家,想要讨口水喝继续赶路回家,想办法救救俺兄弟。”
  林秀按照预想想好的说辞解释着。
  西沟是距离杨树林村八公里以外的一个村子。
  抗战时期村民活动范围本质是“生存空间”与“战争压迫”的博弈结果。
  绝大多数村民:被压缩在5公里半径内(村墙/山林遮蔽区),依赖有限资源维系生存。
  林秀的话,既能用西沟这个对方可能知道的村子降低对方的警惕性,又避免了对方去验证情况的可能。
  “林德贵?没听过。”一个村民嘀咕。
  “俺舅说他在柳村帮工采药……林秀继续“解释”,眼神不经意流露出担忧。
  “采药的?村东头老王头倒是常进山捣鼓草药……”另一个村民插话。
  另一个看她一个瘦弱姑娘,不像有威胁,又不耐烦地挥挥手:
  “去去去,赶快离开!别来俺们村!”
  “大叔,行行好吧,能不能给俺口水喝?”林秀“可怜”的求助着。
  看着林秀的这幅样子,一名村民动摇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