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站稳脚跟,进东北的前哨站(2 / 7)
等宣传的同志宣传完后,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对于宣传同志口中所说的事情有非常大的怀疑。
但又担心要是不配合,这支军队可能会开始对付他们。
最终,他们无奈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每个村子选出几个人去参加,采用抽签的形式。
被抽中的人要是遭遇了不测,他的父母妻儿由全村共同照顾。
这是村民们在兵荒马乱中的无奈生存之策。
先遣队公审的地方,这里捆绑着十几名土匪和一袋袋的粮食。
由一个班的战士看守,其中还有一个政工干部负责待会儿的公审大会和分粮食。
会场,一名战士看到村民们稀稀拉拉只来了七八个人,心里有些郁闷。
想他们在晋省的时候,八路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
可到了这个地方,老百姓竟如此的害怕他们。
前后的巨大落差让他心里有些失落。
“小赵,别耷拉着脸了,咱们初到赤峰,老百姓还不熟悉咱们八路军,这种反应是正常的。”
“我们不必灰心,只要用实际行动让老百姓们都知道咱们八路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到时候他们就会支持我们的。”
小队内政工干部眼多尖啊,一眼就看出了失落的战士心里在想什么。
说实话,从零开始创造群众基础,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晋省地区,有了前辈们打好的基础,老百姓们或多或少的知道八路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可赤峰地区属于伪满洲国的土地,被鬼子关东军统治了近十年之久。
群众基础非常薄弱堪称是负数,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万事开头难,有些事情只有做了才能有收获。
而剿灭黑风寨的土匪和待会儿的公审,就是先遣队做的第一件事。
打谷场的会场上。
堆起了两座黄澄澄的粮山,小米粒滚圆饱满,玉米面泛着暖黄的光,都是昨天从黑风寨寨土匪窝里搜出来的。
十几个战士背着枪站在粮堆旁,裤腿上还沾着昨晚剿匪的泥点和硝烟味,可手里的粮袋却攥得紧紧的,没人敢随意挪动。
打谷场的土埂边,挤着十来个村民,老的拄着拐杖,小的被妇人按在怀里,一个个都缩着脖子。
眼神像受惊的鹿,瞟一眼粮堆就赶紧低下头,交头接耳的声音比蚊子还轻。
“他爹,你说这伙人真能给咱分粮?”
穿补丁衫的妇人拽了拽男人的袖子。
“以前‘二皮鬼’也说给粮,结果把咱最后半袋糠都抢走了。” ↑返回顶部↑
对于宣传同志口中所说的事情有非常大的怀疑。
但又担心要是不配合,这支军队可能会开始对付他们。
最终,他们无奈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每个村子选出几个人去参加,采用抽签的形式。
被抽中的人要是遭遇了不测,他的父母妻儿由全村共同照顾。
这是村民们在兵荒马乱中的无奈生存之策。
先遣队公审的地方,这里捆绑着十几名土匪和一袋袋的粮食。
由一个班的战士看守,其中还有一个政工干部负责待会儿的公审大会和分粮食。
会场,一名战士看到村民们稀稀拉拉只来了七八个人,心里有些郁闷。
想他们在晋省的时候,八路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
可到了这个地方,老百姓竟如此的害怕他们。
前后的巨大落差让他心里有些失落。
“小赵,别耷拉着脸了,咱们初到赤峰,老百姓还不熟悉咱们八路军,这种反应是正常的。”
“我们不必灰心,只要用实际行动让老百姓们都知道咱们八路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到时候他们就会支持我们的。”
小队内政工干部眼多尖啊,一眼就看出了失落的战士心里在想什么。
说实话,从零开始创造群众基础,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晋省地区,有了前辈们打好的基础,老百姓们或多或少的知道八路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可赤峰地区属于伪满洲国的土地,被鬼子关东军统治了近十年之久。
群众基础非常薄弱堪称是负数,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万事开头难,有些事情只有做了才能有收获。
而剿灭黑风寨的土匪和待会儿的公审,就是先遣队做的第一件事。
打谷场的会场上。
堆起了两座黄澄澄的粮山,小米粒滚圆饱满,玉米面泛着暖黄的光,都是昨天从黑风寨寨土匪窝里搜出来的。
十几个战士背着枪站在粮堆旁,裤腿上还沾着昨晚剿匪的泥点和硝烟味,可手里的粮袋却攥得紧紧的,没人敢随意挪动。
打谷场的土埂边,挤着十来个村民,老的拄着拐杖,小的被妇人按在怀里,一个个都缩着脖子。
眼神像受惊的鹿,瞟一眼粮堆就赶紧低下头,交头接耳的声音比蚊子还轻。
“他爹,你说这伙人真能给咱分粮?”
穿补丁衫的妇人拽了拽男人的袖子。
“以前‘二皮鬼’也说给粮,结果把咱最后半袋糠都抢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