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多线胜利,重炮师的火力!(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跃发展到48个师的规模(抗战胜利后的谈判,我党在谈判中提出改编48个师。)
  丁伟部的一个营,那可是接近一千人的存在,约等于一个小团了。
  如此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比,加上步炮协同的默契战术,鬼子的反击仿佛风中浮萍,摇摇欲坠。
  仅仅半个小时,丁伟部两个营就从多线突破了集宁外围的防御,顺利攻入城中。
  一场巷战打响!
  丁伟派出了一个突击连当排头兵,率先冲进了城内街道。
  这支突击连,手里拿的是之前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样品,经过陈铭的检验后决定暂时封存该版本,没有启用。
  但生产出来的枪支不可能不用,陈铭将这些枪分给了丁伟一百多支,何建新一百多支,作为突击队的武器。
  这款仿制枪虽然可靠性比较差,维护较复杂,但射击的时候却一点不差。
  在巷战中,半自动步枪的火力远远强于传统栓动步枪。
  乱战中,大量的鬼子死于这款未命名的仿制枪枪口下。
  集宁的鬼子迅速败亡,伪军也被大量消灭,炮火覆盖之下,炮弹可不会区分你是不是要投降。
  残存下来的伪军,被吓得肝胆具裂,麻溜的选择了投降。
  至此,从炮击到结束,共计耗时五个小时,一如独立支队的作战风格,打城市都是按小时计数。
  何建新部同样进攻得很顺利。
  作为独立支队战斗力最强,火力最富裕的一个加强大队。
  这次他手下可是有两个107火箭炮连,一个150毫米重炮连,两个本部的炮兵营。
  如此富裕的火力,对比丁伟,孔捷可富裕太多了。
  这种情况下打归绥还有什么好说的?
  炮火覆盖就完事了。
  穷的时候战术穿插精准计算,现在富裕了,别管三七二十八,先火力覆盖再说。
  何建新部的进攻比丁伟部还要顺利。
  150毫米榴弹炮加上107毫米火箭炮的威力,可不是丁伟手上用的四个炮兵营能比的。
  丁伟手上最厉害的是一个山炮营,口径也就75毫米。
  对比150毫米榴弹炮,口径足足差了一倍!
  口径相差一倍,根据几何学原理,炮弹质量将增加八倍。
  炮弹质量直接影响了装药量和爆炸威力,例如152毫米榴弹炮的威力就是76毫米的五倍有余!
  107火箭炮的瞬时火力覆盖更是夸张!
  虽然威力比不过150毫米榴弹炮,但火箭炮的杀伤面却特别突出。
  107火箭炮12管齐射的强度,相当于2个150毫米榴弹炮营的齐射强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