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苏军震惊!加大援助!(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错,这一仗咱们没白打,前段时间的酒也没白喝。”
  “两个师的装备,加上一些条件的松口,咱们这次不仅消灭了小鬼子,还极大的壮大了自己。”
  陈铭很高兴。
  苏军援助的武器变多了,新增了一个师的装备。
  这个师还不是之前那样普通的师。
  这意味着,他将拿到上百门的野炮,以及大量的武器弹药。
  最关键的是,这批武器是不钱的,不像后来的援助,是要还账的。
  对于陈铭来说,这简直就是白给的东西,拿到手中能不香吗?
  至于这批装备的条件是吸引鬼子关东军的注意力,对于陈铭来说,那是顺手的事儿!
  就算苏联不提,陈铭也要和鬼子关东军掰掰手腕。
  “等拿到了这批火炮,咱们的炮兵支队也能正式组建起来了。”
  两个师的火炮,那就是96门野炮,48门反坦克炮,还有120毫米迫击炮36门。
  这么多的火炮,加上独立支队原有的火炮,组建一个炮兵支队完全没有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军工技术的援助。
  毕竟远东军的运输线就靠着一个西伯利亚铁路维持着,他们自己运输补给都困难。
  从远东军的驻地在运到独立支队的驻地,又是一道苦难。
  与其每次运输都耗费巨大,还不如直接把生产设备也运过来,让独立支队自己生产。
  当然,苏军也没那么大方,给的技术都是轻武器技术以及小口径火炮技术。
  大口径的火炮以及炮弹生产技术,对于各国来说都是核心技术,不可能轻易给出去。
  野炮的炮弹补给,依旧还要靠援助。
  但就算是这样,这批援助的价值依旧非常巨大。
  陈铭现在在军工生产方面,愁的不是原料不够,而是设备不够。
  毕竟当初大同的缴获有限,鬼子的军工设备大多都在东北地区。
  大同的设备并不多,多是生产原料运往其他地方生产的工厂。
  如大同石墨厂,大同炼钢厂,大同厂等等。
  手中的工业设备有限,兵工厂的生产效率自然受限。
  对于陈铭来说,原料肯定是不缺的,根据地这么大的地盘物资矿产丰富,就算生产效率扩充五倍都能供应上。
  缺的是足够的生产设备。
  而有了这批援助的机床和技术,纵横千里的根据地的矿产物资就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了。
  有了设备和技术,兵工厂技术人员的培养速度也能变快,为以后的工业化打好基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