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参谋长论战!(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参谋长听完后,恍然的点了点头,感慨道。
  “果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需要时间检验,实践也需要知识为根据。”
  他感慨完后,又问道:“那我们的部署是不是需要调整一下?”
  陈铭摇了摇头:
  “不用,战争指导的艺术在于解决主要矛盾,敌人进攻路线的分析,不需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路线。”
  “应该遵循抓大放小,优先研判交通干线、资源要地等战略命脉。”
  “因势而变,根据战场阶段如防御、相持、反攻的动态调整重点。”
  “还要发挥人民战争的作用,依托群众情报缩小研判范围,在关键区域实现精准打击。”
  “对于满蒙边境,派一些侦察骑兵和发动群众监视就好了。”
  “我们的重心,还是要放到平绥铁路这条路线上来。”
  参谋长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嗯,继续分析吧。”陈铭开口说道。
  “是。”
  参谋长继续分析道:“我们以平绥铁路这条路线作为鬼子关东军进攻路线分析的话。”
  “我认为,我们可以采取拦一个,打一个的战略。”
  “鬼子关东军和华北的鬼子,我们拦住华北的鬼子,专打鬼子关东军。”
  “对于华北的鬼子,我们可以派一员善守的指挥员防守,加上其他根据地协同作战,让华北的鬼子无法和鬼子关东军有效协同。”
  “对于鬼子关东军,我们不以歼灭围困的战车第三师团为首要目标,把他当成饵,通过空间换时间,层层消耗鬼子远道而来的援军。”
  “利用其“救援心切”的心理,所有战术都围绕“让你来得更急”来设计。
  “可以把阻击区设置成三层,逐层消耗鬼子。”
  “第一层为外围游击区,以小股精锐部队不断袭扰。”
  “咬一口就跑,专打后勤辎重、侦察分队,炸毁桥梁、破袭道路,在水源埋设腐烂动物尸体污染水源。”
  “目的是拖延行军速度,疲惫其精神,让他们从进入根据地的第一天就不得安宁。”
  “第二层为主力阻击区,利用有利地形如阴山山脉的隘口、河谷,构筑主阻击阵地。”
  “在此地,需要一位善于防守的悍将,打一场硬仗。”
  “迫使鬼子展开主力攻坚,予以最大杀伤。让日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鲜血的代价。”
  “打完后放开防线,让鬼子进来,进入第三层阻击层。”
  “第三层为决战层,鬼子关东军两个师团被层层剥皮,伤亡惨重,锐气尽失。”
  “终于看到包头城墙时,他们面对的将是一支以逸待劳、士气高昂的胜利之师。”
  “把鬼子放进来后,主力迅速从两翼合拢,与后面的阻击部队一起,将突入的鬼子援兵包围在一个狭窄的区域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