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整顿风气!陈铭想找老政委(6 / 7)
“可怕的是一直没有发现问题,让问题慢慢壮大,壮大到要用挖肉刮骨才能解决时,那就晚了。”
陈铭感慨道。
这次几天的行程,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他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比如文工团塑造得过于夸张,过于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
根据地贴的标语不切时期,假大空。
主战部队风气浮躁等等一系列问题。
好在发现得及时,处理起来不算困难。
我党始终以不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中校准航向,在解决问题中淬炼本领,在修正道路中永葆生机活力。
几天后,政委张正则拿出了一套处理办法。
第一,思想整风:用历史的重量,压住虚浮的泡沫
这是治本之策,旨在唤醒部队的集体记忆与初心。
举办“军魂展”:不展览缴获的机枪罐头,而是陈列牺牲战友的遗物:
洗得发白的军帽、磨烂的草鞋、带弹孔的水壶、识字班战士写满歪扭字迹的日记本。
让战士们知道,我们靠的不是天生神勇,靠的是这些同志用命换来的经验。
谁忘了本,谁就不配当他们的接班人。
同时让指挥员们去慰问牺牲战士的家属,让他们亲身感受生命的重量。
让他们知道,自己要是轻敌导致过大伤亡,牺牲战士的家属们是什么样的。
开展“寻根运动”:让每个连队请出三位伤痕最多的老兵,讲述部队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败仗”和“最难熬的一个冬天”。
当新兵听到部队曾靠黑豆、树皮度过严冬时,会对碗里的米饭产生新的敬意。
第二,实战锤炼:用最强的对手,褪去最虚的火气
这是立竿见影的猛药,旨在重塑对敌人的敬畏。
组织复盘,选择一次近期代价最小的胜仗,陈铭亲自带领干部,在沙盘上进行“反向推演”。
“如果当时日军的指挥官再聪明一点,在这里多放一个机枪阵地,我们会死多少人?”
以此打破“胜利轻而易举”的幻觉。
第三,制度立规:用日常的准绳,勒紧纪律的缰绳
这是防止问题复发的保障。
恢复“挑战式训练”:引入“红蓝对抗”,让部队在训练中自己人打自己人。
让那些浮躁的军官在复杂地形和刁钻战术面前,亲身体验“被全歼”的滋味。
设立“战场纪律督导组”:由政委直接领导,专门纠治实战中的轻敌冒进行为。
对于因傲慢而导致部下无谓伤亡的指挥员,不论战功,立即撤换。 ↑返回顶部↑
陈铭感慨道。
这次几天的行程,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他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比如文工团塑造得过于夸张,过于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
根据地贴的标语不切时期,假大空。
主战部队风气浮躁等等一系列问题。
好在发现得及时,处理起来不算困难。
我党始终以不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中校准航向,在解决问题中淬炼本领,在修正道路中永葆生机活力。
几天后,政委张正则拿出了一套处理办法。
第一,思想整风:用历史的重量,压住虚浮的泡沫
这是治本之策,旨在唤醒部队的集体记忆与初心。
举办“军魂展”:不展览缴获的机枪罐头,而是陈列牺牲战友的遗物:
洗得发白的军帽、磨烂的草鞋、带弹孔的水壶、识字班战士写满歪扭字迹的日记本。
让战士们知道,我们靠的不是天生神勇,靠的是这些同志用命换来的经验。
谁忘了本,谁就不配当他们的接班人。
同时让指挥员们去慰问牺牲战士的家属,让他们亲身感受生命的重量。
让他们知道,自己要是轻敌导致过大伤亡,牺牲战士的家属们是什么样的。
开展“寻根运动”:让每个连队请出三位伤痕最多的老兵,讲述部队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败仗”和“最难熬的一个冬天”。
当新兵听到部队曾靠黑豆、树皮度过严冬时,会对碗里的米饭产生新的敬意。
第二,实战锤炼:用最强的对手,褪去最虚的火气
这是立竿见影的猛药,旨在重塑对敌人的敬畏。
组织复盘,选择一次近期代价最小的胜仗,陈铭亲自带领干部,在沙盘上进行“反向推演”。
“如果当时日军的指挥官再聪明一点,在这里多放一个机枪阵地,我们会死多少人?”
以此打破“胜利轻而易举”的幻觉。
第三,制度立规:用日常的准绳,勒紧纪律的缰绳
这是防止问题复发的保障。
恢复“挑战式训练”:引入“红蓝对抗”,让部队在训练中自己人打自己人。
让那些浮躁的军官在复杂地形和刁钻战术面前,亲身体验“被全歼”的滋味。
设立“战场纪律督导组”:由政委直接领导,专门纠治实战中的轻敌冒进行为。
对于因傲慢而导致部下无谓伤亡的指挥员,不论战功,立即撤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