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被参谋长训的李云龙(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关内的鬼子师团,本质上还是轻步兵为主的一战遗留编制,面对现代化火力处于绝对劣势。
  这也是为什么陈铭在装备水平不落后关内鬼子师团后,能打出优秀战绩的原因之一。
  因为关内的鬼子,战术水平和装备都还停留在一战的层次。
  只不过因为我军装备比对方更差,战术水平也没高太多,才显得关内的鬼子很强大。
  鬼子关东军虽然战术水平和装备总体上也停留在一战层次。
  但在诺门坎战役之后,关东军进行了系统性战术革新。
  战斗力已经远超了39年之前的关内鬼子,至少是1.8到2.2倍的差距。
  当然,这对比的是精锐师团。
  要是如今的普通关东军师团,战斗力的确比不上39年之前的关内鬼子师团。
  如今的普通关东军师团,自1941年“关特演”(关东军特别大演习)后,精锐师团和大量技术骨干被陆续抽调到太平洋战场和关内战场。
  补充进来的是训练时间短、缺乏实战经验的年轻新兵,年龄偏小或偏大,质量严重下降。
  为适应多线作战和弥补兵力不足,日军从1942年开始推行“三单位制”师团。
  即取消旅团一级,师团下辖3个步兵联队,炮兵、工兵等也大幅缩编。
  总兵力降至约1.2万-1.5万人。
  变成了战略防御的“纸老虎”,主要任务是牵制苏联,并作为太平洋战场的战略预备队和兵员装备的“提取源”。
  其存在的意义大于实战意义,实际进攻能力非常弱。
  这也是为什么陈铭在得知鬼子关东军调动了两个师团后,还敢打这一仗的原因。
  要是来的真是鬼子关东军当中的精锐师团,他早就跑了。
  直接先集中力量消灭包头的鬼子后,放弃大城市和铁路,再次进入山区作战。
  到时候就算鬼子关东军的精锐,也拿他没办法。
  不过,陈铭觉得鬼子关东军两个师团的威胁不大,李云龙却没有陈铭这样的眼界。
  在他眼里,那毕竟是两个师团,加起来近三万的鬼子关东军。
  在加上关内的鬼子师团,总兵力直逼四五万了,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所以他心里才会担心。
  对于李云龙的问题,孔捷笑了笑说道: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打赢。”
  “但首长和总部都决定了要打,作为军人,我们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首长既然下定了决心要打,心里肯定是有把握的。”
  “你看首长打了那么多的仗,哪一仗不是大获全胜?”
  “常胜将军的名号可不是说说的,那是一场胜利一场胜利打出来的名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