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你记一下,我做如下部署调整(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84章 你记一下,我做如下部署调整
  得知鬼子的情报后,陈铭当即做出了安排,加快了对于大同到集宁这一路段的铁路拆除。
  与鬼子展开决战后,以陈铭和参谋部的战略规划,需要依靠纵深逐步消磨鬼子的锐气。
  铁路留下的话,就无法加重鬼子的后勤压力,纵深的作用自然就不大了。
  拆除了铁路,鬼子的后勤线,从大同到集宁这段路程,实际路程已经超过了两百多公里。
  加上从集宁到归属的路程,整段后勤线将长达四百公里以上。
  如此遥远的距离,陈铭能对鬼子后勤线造成的打击位置可太大了。
  没有了铁路帮助运输,几个师团的鬼子的后勤物资,鬼子拿头去运啊。
  解决不了后勤物资的运输问题,鬼子就只能速战速决,整个战役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同时,鬼子还得救援包头的战车师团,就不得不加快进攻的速度。
  鬼子一旦急起来,那露出破绽的概率就大了。
  这就是陈铭想要的。
  自古大兵团作战,双方没有绝对实力差距的情况下,比的就是谁犯的错误多。
  整个历史上,稳扎稳打的将领获胜的次数,比奇谋型将领获胜的次数多的多。
  只不过奇谋型将领的胜利往往更具传奇色彩而流传了下来。
  现如今,只要稳住,鬼子的败局就不会改变。
  而陈铭如今也是如此,他没有想过一战就吃掉这次进犯的鬼子,只是稳扎稳打,拖垮这几个师团的鬼子。
  给他们放血,让他们变得虚弱,最终难以为继而被消灭。
  陈铭当初能一战定绥远,察哈尔两省的局势,靠的就是前期不断的给驻蒙军鬼子放血。
  最终导致驻蒙军虚弱无比,无法抵挡陈铭的一波攻势,直接失去了大片地盘。
  朔县指挥机关内。
  总部派遣来的干部已经到了,这次他们来这里,目的只是观摩学习,没有插手的打算。
  论与鬼子正面决战的能力,比陈铭经验还丰富的屈指可数。
  “报告,太原方向发现大批鬼子在调动,方向是朝着晋北而来。”
  “报告,大同有大批鬼子从武城调入。”
  一道道情报被送入了陈铭的指挥部。
  参谋部快速分析着这些情报,汇总后由参谋长汇报给陈铭这位指挥员。
  “总算是来了,小鬼子终于憋不住,要露头了。”
  看到众多情报后,陈铭和指挥部内的众人都清楚,真正的决战就要来了。
  “这次鬼子出动的兵力超过了我们的预料,除了两个关东军师团以外,华北地区也出动了两个师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