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雪影卫出动(2 / 4)
说著,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锦盒,递给陈锋。
“老夫母亲常年臥病在床,背生褥疮,痛苦不堪,遍请名医亦无良效。然近些时日,精神却大为好转,背上溃烂之处也奇蹟般地癒合了许多,竟能与老夫说上许久的话。”
他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小罐紫红色的油膏,散发著淡淡的药香。
“母亲言及,皆因此物。此物乃是慈云庵一位女尼所赠,说是得自一位云游高人。老夫派人去查,方知此物並非出自慈云庵,也非是什么高人,而是……出自一位林姓女施主之手。”
郑玄的目光落在陈锋脸上:“再一深查,便知是状元郎你的一番苦心。老夫……惭愧啊!险些因个人偏见,埋没国之栋樑!若非此事,老夫至今还蒙在鼓里,以为你只是个夸夸其谈的幸进之辈。”
陈锋连忙解释道:“郑大人言重了。学生只是恰好从一本古籍上得知一民间偏方,见令堂受苦,不忍坐视,便让拙荆制了一些送去,实不敢居功。”
郑玄却摇了摇头,嘆了口气:“有才,有德,有仁心,却不张扬。陈锋,老夫看错你了。”
他从怀中又取出一本已经泛黄的手抄本,递给陈锋。
“此乃老夫早年奉旨巡查西南时,亲手绘製的《巴蜀风物誌》。其中详细记载了巴郡一带的山川地理、民俗风情,以及地方势力盘根错节之状。”
“永安县,老夫亦曾去过。此地民风彪悍,土地贫瘠,更有盘踞多年的土豪劣绅,你去之后,必將步步维艰。”
他翻开手抄本,指著上面用硃笔標记的几处,沉声道:“这几家,是当地的土皇帝,与地方官府勾结甚深,鱼肉乡里,你要格外小心。”
“而这几处,”他又指向另外几个圈起来的村落,“则是当年隨武安侯的秦家军旧部后人聚居之地。他们虽已解甲归田,但血性犹在,尚存几分忠义。你若能得他们相助,或可打开局面。”
他接过手抄本,翻开,指著上面用硃笔標记的几处,沉声道:“这几家,是当地的土皇帝,与地方官府勾结甚深,鱼肉乡里,你要格外小心。而这几处,则是当年隨武安侯的秦家军旧部后人聚居之地。他们虽已解甲归田,但血性犹在,尚有几分忠义之心。你若能得他们相助,或可在永安打开局面。”
陈锋接过这本沉甸甸的手抄本,如获至宝。这哪里是什么风物誌,这分明是一份详尽无比的战略情报!
“多谢郑大人!”他真心实意地再次行礼。
临走时,郑玄走到门口,又停下脚步,回头对陈锋说:“陈状元,老夫虽不赞同你策论中那些过於激进的手段,但你那份『为民请命』之心,老夫佩服!”
“你且去。若在地方上,有任何官员敢与你为难,或有贪赃枉法之举,你修书一封,径直送至老夫的案头。老夫这支笔,虽不能为你上阵杀敌、衝锋陷阵,但弹劾几个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蠹虫,还是做得到的!”
说完,他便转身大步离去,背影依旧挺拔如松。
陈锋手捧著那本沉甸甸的手抄本,心中大为感动。
这位铁面御史,竟也是个外冷內热之人。
……
傍晚时分,陈锋正在书房研究郑玄那本《巴蜀风物誌》,叶承走了进来,递给他一封没有署名的信。
“大哥,一个孩子送来的,说是给你的。”
陈锋拆开信封,信纸上是一手娟秀的小楷,字跡清丽,带著一股淡淡的兰香气。
信中並未提及任何称谓,只是简略地告知他,柳党一派,如今正在为他被贬之事弹冠相庆,认为他已不足为虑,短期內不会对他有任何动作。但信中也提醒他,西南之地,龙蛇混杂,危机四伏,让他万万不可大意。
陈锋拿著信纸,久久不语。
是徐夫人。
除了她,不会有別人了。也只有她能知晓柳越书房內的密谈,同时还会给自己送信关切自己了。
他將信纸凑到烛火上,看著它化为一缕青烟。
心中,五味杂陈。 ↑返回顶部↑
“老夫母亲常年臥病在床,背生褥疮,痛苦不堪,遍请名医亦无良效。然近些时日,精神却大为好转,背上溃烂之处也奇蹟般地癒合了许多,竟能与老夫说上许久的话。”
他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小罐紫红色的油膏,散发著淡淡的药香。
“母亲言及,皆因此物。此物乃是慈云庵一位女尼所赠,说是得自一位云游高人。老夫派人去查,方知此物並非出自慈云庵,也非是什么高人,而是……出自一位林姓女施主之手。”
郑玄的目光落在陈锋脸上:“再一深查,便知是状元郎你的一番苦心。老夫……惭愧啊!险些因个人偏见,埋没国之栋樑!若非此事,老夫至今还蒙在鼓里,以为你只是个夸夸其谈的幸进之辈。”
陈锋连忙解释道:“郑大人言重了。学生只是恰好从一本古籍上得知一民间偏方,见令堂受苦,不忍坐视,便让拙荆制了一些送去,实不敢居功。”
郑玄却摇了摇头,嘆了口气:“有才,有德,有仁心,却不张扬。陈锋,老夫看错你了。”
他从怀中又取出一本已经泛黄的手抄本,递给陈锋。
“此乃老夫早年奉旨巡查西南时,亲手绘製的《巴蜀风物誌》。其中详细记载了巴郡一带的山川地理、民俗风情,以及地方势力盘根错节之状。”
“永安县,老夫亦曾去过。此地民风彪悍,土地贫瘠,更有盘踞多年的土豪劣绅,你去之后,必將步步维艰。”
他翻开手抄本,指著上面用硃笔標记的几处,沉声道:“这几家,是当地的土皇帝,与地方官府勾结甚深,鱼肉乡里,你要格外小心。”
“而这几处,”他又指向另外几个圈起来的村落,“则是当年隨武安侯的秦家军旧部后人聚居之地。他们虽已解甲归田,但血性犹在,尚存几分忠义。你若能得他们相助,或可打开局面。”
他接过手抄本,翻开,指著上面用硃笔標记的几处,沉声道:“这几家,是当地的土皇帝,与地方官府勾结甚深,鱼肉乡里,你要格外小心。而这几处,则是当年隨武安侯的秦家军旧部后人聚居之地。他们虽已解甲归田,但血性犹在,尚有几分忠义之心。你若能得他们相助,或可在永安打开局面。”
陈锋接过这本沉甸甸的手抄本,如获至宝。这哪里是什么风物誌,这分明是一份详尽无比的战略情报!
“多谢郑大人!”他真心实意地再次行礼。
临走时,郑玄走到门口,又停下脚步,回头对陈锋说:“陈状元,老夫虽不赞同你策论中那些过於激进的手段,但你那份『为民请命』之心,老夫佩服!”
“你且去。若在地方上,有任何官员敢与你为难,或有贪赃枉法之举,你修书一封,径直送至老夫的案头。老夫这支笔,虽不能为你上阵杀敌、衝锋陷阵,但弹劾几个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蠹虫,还是做得到的!”
说完,他便转身大步离去,背影依旧挺拔如松。
陈锋手捧著那本沉甸甸的手抄本,心中大为感动。
这位铁面御史,竟也是个外冷內热之人。
……
傍晚时分,陈锋正在书房研究郑玄那本《巴蜀风物誌》,叶承走了进来,递给他一封没有署名的信。
“大哥,一个孩子送来的,说是给你的。”
陈锋拆开信封,信纸上是一手娟秀的小楷,字跡清丽,带著一股淡淡的兰香气。
信中並未提及任何称谓,只是简略地告知他,柳党一派,如今正在为他被贬之事弹冠相庆,认为他已不足为虑,短期內不会对他有任何动作。但信中也提醒他,西南之地,龙蛇混杂,危机四伏,让他万万不可大意。
陈锋拿著信纸,久久不语。
是徐夫人。
除了她,不会有別人了。也只有她能知晓柳越书房內的密谈,同时还会给自己送信关切自己了。
他將信纸凑到烛火上,看著它化为一缕青烟。
心中,五味杂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