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前倨后恭(2 / 4)
钱守將斜睨了他一眼,冷笑道:“朝廷命官?老子见的朝廷命官多了!在这瞿塘关,本將就是王法!识相的,乖乖交钱!否则,別怪老子不客气!”
叶承怒火攻心,就要动手,却被陈锋伸手死死按住。
“三弟,稍安勿躁。”
陈锋知道,此地已是巴郡地界,是別人的地盘。强龙难压地头蛇,硬闯只会惹来更大的麻烦,甚至可能被扣上“衝击关隘”的罪名。
他缓步上前,並未动怒,反而对著那钱守將笑著拱了拱手。
“將军误会了。我等乃是奉旨上任,这些护卫皆是朝廷兵备,有文书为凭,並非什么可疑人等。至於通关税,自当缴纳,这是规矩,我们懂。”
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文人的自矜。
“只是……在下初到贵地,仰慕夔门雄风久矣,方才立於船头,观此山河壮丽,心中感慨万千,偶得一首小诗,还请將军斧正一二。若將军觉得此诗尚可入耳,可否酌情行个方便,减免些许?”
钱守將本就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人,但偏生喜欢附庸风雅。听说这位看著像读书人的官员要当场作诗,顿时来了几分兴趣。他倒想看看,这个小县令,能作出什么样来。
“哦?陈大人还有此雅兴?”他故作姿態地捋了捋鬍鬚,“那本將,就洗耳恭听了。”
周围的兵丁和船夫们也都好奇地围了过来,想看个热闹。
陈锋负手而立,转身望向那浊浪排空的滚滚江水,神情变得肃穆,朗声吟诵起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仅仅两句,一幅苍凉、开阔、萧瑟的峡江秋景图,便在眾人眼前轰然展开!那悽厉的猿鸣,那盘旋的飞鸟,仿佛就在耳边,就在眼前!
钱守將脸上的轻浮之色,微微收敛。
陈锋没有停顿,继续吟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好!”人群中,不知是谁第一个忍不住喝彩出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意境!將时空感、力量感、个人命运的渺小与自然伟力的无穷,写得淋漓尽致!
在场之人,无论识字不识字,都被这两句诗中蕴含的磅礴气势所震撼,一个个听得是如痴如醉。
陈锋的声调,在此时转为沉鬱顿挫,带著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悲凉。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浊酒杯。”
当最后一句吟罢,那股沉鬱顿挫、苍凉悲壮的意境,瞬间笼罩了整个关隘!
眾人仿佛看到了一个才华盖世、心怀天下的诗人,在暮年之时,被贬斥远方,独自登高,面对著萧瑟的秋景,回首自己顛沛流离、忧国忧民的一生,那种壮志未酬、穷困潦倒的悲愤与无奈,感同身受,令人不忍卒闻!
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守关的兵丁、往来的客商,还是船上的船夫,都被这首诗中那博大深沉的情感所感染。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漂泊万里、忧国伤时的孤独志士形象。
一时间,码头上竟鸦雀无声,只剩下江水奔流的咆哮。
钱守將虽然不通文墨,对诗中深意理解有限,但他也被这肃穆的气氛和周围人那压抑的惊嘆、敬佩的目光所震慑。他隱约觉得,这诗非同小可,作诗之人,恐怕也绝非等閒。
只是,他越听,越觉得这首诗有些耳熟。
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想起来了! ↑返回顶部↑
叶承怒火攻心,就要动手,却被陈锋伸手死死按住。
“三弟,稍安勿躁。”
陈锋知道,此地已是巴郡地界,是別人的地盘。强龙难压地头蛇,硬闯只会惹来更大的麻烦,甚至可能被扣上“衝击关隘”的罪名。
他缓步上前,並未动怒,反而对著那钱守將笑著拱了拱手。
“將军误会了。我等乃是奉旨上任,这些护卫皆是朝廷兵备,有文书为凭,並非什么可疑人等。至於通关税,自当缴纳,这是规矩,我们懂。”
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文人的自矜。
“只是……在下初到贵地,仰慕夔门雄风久矣,方才立於船头,观此山河壮丽,心中感慨万千,偶得一首小诗,还请將军斧正一二。若將军觉得此诗尚可入耳,可否酌情行个方便,减免些许?”
钱守將本就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人,但偏生喜欢附庸风雅。听说这位看著像读书人的官员要当场作诗,顿时来了几分兴趣。他倒想看看,这个小县令,能作出什么样来。
“哦?陈大人还有此雅兴?”他故作姿態地捋了捋鬍鬚,“那本將,就洗耳恭听了。”
周围的兵丁和船夫们也都好奇地围了过来,想看个热闹。
陈锋负手而立,转身望向那浊浪排空的滚滚江水,神情变得肃穆,朗声吟诵起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仅仅两句,一幅苍凉、开阔、萧瑟的峡江秋景图,便在眾人眼前轰然展开!那悽厉的猿鸣,那盘旋的飞鸟,仿佛就在耳边,就在眼前!
钱守將脸上的轻浮之色,微微收敛。
陈锋没有停顿,继续吟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好!”人群中,不知是谁第一个忍不住喝彩出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意境!將时空感、力量感、个人命运的渺小与自然伟力的无穷,写得淋漓尽致!
在场之人,无论识字不识字,都被这两句诗中蕴含的磅礴气势所震撼,一个个听得是如痴如醉。
陈锋的声调,在此时转为沉鬱顿挫,带著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悲凉。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浊酒杯。”
当最后一句吟罢,那股沉鬱顿挫、苍凉悲壮的意境,瞬间笼罩了整个关隘!
眾人仿佛看到了一个才华盖世、心怀天下的诗人,在暮年之时,被贬斥远方,独自登高,面对著萧瑟的秋景,回首自己顛沛流离、忧国忧民的一生,那种壮志未酬、穷困潦倒的悲愤与无奈,感同身受,令人不忍卒闻!
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守关的兵丁、往来的客商,还是船上的船夫,都被这首诗中那博大深沉的情感所感染。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漂泊万里、忧国伤时的孤独志士形象。
一时间,码头上竟鸦雀无声,只剩下江水奔流的咆哮。
钱守將虽然不通文墨,对诗中深意理解有限,但他也被这肃穆的气氛和周围人那压抑的惊嘆、敬佩的目光所震慑。他隱约觉得,这诗非同小可,作诗之人,恐怕也绝非等閒。
只是,他越听,越觉得这首诗有些耳熟。
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想起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