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震撼,超高规格的接待仪式!(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内地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勤劳的人民和稳定的发展环境,我们各取所需,共同成长。”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我坚信,在内地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上,内地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潜力无限广阔。
  我旗下的集团愿做一颗坚实的螺丝钉,扎根实业,深耕市场,与内地伙伴精诚合作,共同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此次受邀参加经济座谈会,我也深感荣幸,期待能与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深入交流,学习取经。”
  林浩然的回答,既表达了爱国情怀,也强调了商业逻辑,更流露出对政策的拥护和对未来合作的开放态度,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赢得了在场领导们赞许的目光。
  欢迎仪式在简短而隆重的氛围中结束。
  领导亲切地握着林浩然的手:“林先生,一路风尘,先好好休息,我就先不打扰你了,住处已经安排好了,就在钓鱼台国宾馆,环境清幽,适合你调养精神,准备接下来的座谈。
  宾馆内为你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有什么需要,随时提出来,傍晚六点半,我们已经为你准备好接风宴。”
  林浩然心中微动,钓鱼台国宾馆,这已不仅仅是高规格接待,更是一种无声的身份象征与认可。
  “钓鱼台国宾馆?”刘晓丽心中再次一震,这个名字她听说过,是接待国宾的最高规格场所!
  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踏足其中,而且还是以林浩然“秘书”的身份。
  “感谢首长和各位领导的悉心安排,让您们费心了。”林浩然再次表示感谢。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林浩然一行人登上了等候的国宾车队。
  车队在警用摩托的开道下,平稳而快速地驶离了首都机场,驶向那座象征着国家最高礼遇的园林式宾馆——钓鱼台。
  车窗外的京城秋景飞速掠过,宽阔的长安街,庄严的纪念碑,古朴与现代交织的建筑群。
  刘晓丽贪婪地看着窗外的一切,同时又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身边坐着的林浩然。
  她知道,从飞机落地那一刻起,她跟随的这个男人,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光芒万丈的舞台中央。
  而钓鱼台国宾馆,将是这场京城大戏的第一个重要场景。
  林浩然此刻也同样在看着车窗外的景色。
  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熟悉,是因为他前世在书上、新闻上、网络上无数次看过天安门、故宫、天坛、十里长街等的照片。
  陌生,是因为他此前真的没有来过,还有前世在网络上看到的华夏尊大厦、央视‘大裤衩’等建筑,此刻都还没诞生。
  而此刻,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给他带来的第一感官就是,高楼太少了。
  确实,这个年代的京城,高楼甚至还不如南方的羊城。
  因为,如今京城并没有超过100米的高楼,最高的是军事博物馆,也不过是94.7米罢了。
  所以,整个京城城区呈现出一种开阔而古朴的格局。
  天际线平缓舒展,远远望去,尽是灰墙灰瓦的四合院群落和少量苏式风格的建筑,偶有几栋新建的楼房,也多在十层以下。
  这与香江那鳞次栉比、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森林形成了鲜明对比。
  车队行驶在宽阔笔直的长安街上,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杨树和古朴的建筑,一种庄严肃穆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将秋日里的京城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