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疯狂的攻势!&朴实无华的战略(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其底层关键技术,可以说是极光移动网际网路技术、通信技术的集大成之作!
  堪称“隱私保护范式革命”的哈希匹配技术,自是不必多说。
  极光最为擅长的分布式架构,单集群足以支撑数百万级並发。
  完全重构的通信协议栈,使得微信极度省电、省流量,伺服器成本也大幅下降。
  而这也正是移动网际网路的生存刚需。
  现阶段,主流智能机电池容量,普遍在1000~1500mah,且处理器功耗控制不成熟。
  3g网络下,持续联网续航,普遍不足4小时。
  这导致用户对“后台驻留应用”极度敏感。
  而im类软体,需要实时接收信息,必须频繁唤醒手机,进一步加剧了耗电。
  多数用户都会选择关闭后台数据,牺牲实时通信体验。
  另一方面,国內3g基站初建成,3g套餐价格居高不下。
  比如,移动50元套餐,仅含30mb流量,超出后1元/mb。
  且偏远地区常常会退至2g状態,这也导致,用户对流量同样极为敏感。
  这两项,也是困扰全行业的最大痛点。
  而如今,极光却通过重构通信协议栈的方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同时,微信能在短时间內,覆盖2000+机型,实现快速渗透,且安卓、i0s、塞班端ui交互高度统一。
  这说明,极光必然研发了一套,“跨平台开发框架”,实现了“一次编写,多端编译”的能力。
  对此,张智东毫不怀疑。
  毕竟,极光连“极光os开发者工具包”这种黑科技,都能搞出来。。
  而这套“开发框架”,將使得微信后续的叠代更新效率,远胜於需逐端適配的竞品,形成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同时,在塞班s60v3等內存受限的机型,微信的冷启动速度<2秒,远低於同期其他app,5~10
  秒的启动速度。
  这说明,微信大概率採用了某种静態编译+动態加载分离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仅加载当前使用的功能模块,閒置模块缓存在虚擬內存中。
  使得塞班机型的內存占用,控制在5mb以內,大幅提升启动速度和流畅性。
  而同期同类应用,普遍超过10mb。
  在张智东眼中,以上这些,才是微信最强的核心竞爭力!
  远比所谓的一键导入通讯录、导入悠米社区好友等功能,更加坚不可摧!
  但让人头疼的是,这些技术,全部都是最硬核的底层关键技术。
  需要长期技术积累,而非短期模仿便可突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