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颁奖(求订阅后面还有)(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79章 颁奖(求订阅,后面还有)
  电影节上展映的电影有一个特点。
  一部电影前三天的受欢迎程度不高,那么之后就很少有机会能翻台。
  《外婆的家》第一天所有排好的场次放映结束后,第二天展映人数开始变多。
  一直到晚上的最后一场,电影院座无虚席,甚至还有人在外面排队。
  也就是在第二天的晚上,东京电影节报刊《电影指导》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名为:
  《外婆的家》:於质朴中绽放的温情之光。
  在本届东京电影节的光影盛宴中,《外婆的家》以其细腻而深沉的情感,穿透喧囂与浮华。
  在观眾心间鐫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展现出电影艺术回归本真的动人力量这篇报导,让不少参加电影节的人都慕名前来。
  一时间,《外婆的家》影厅外面居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些现象自然也被电影节官方看在眼里,为了保证观影体验,紧急增加《外婆的家》排片。
  同时,甚至有不少片商主动找到方冬升买片。
  当然,电影节刚开始就找上的片商,价格给的跟玩一样,六万美金还当他是刚参加电影节的新人糊弄呢?玩蛋去吧!
  至少要等颁奖典礼过后方冬升才会考虑卖片事宜。
  而且跟之前的短片不同,这次他要分区域卖版权!
  “它跨越文化与地域的藩篱,以普世的亲情主题,叩响每一位观眾的心灵之门。
  引领我们重新审视亲情的厚重价值,沉浸於这份触动灵魂的质朴之爱。
  於光影流转间,完成一场温暖而深刻的心灵洗礼—
  酒店里,周文琼放下《电影指导》的报导,笑吟吟的看著对面吃早饭的方冬升。
  “只要对胃口,日本夸人的时候就喜欢用一些比较夸张和中二的词。”
  比如帝国の绝凶虎、帝国破坏龙以及帝国巨颅《外婆的家》如此受欢迎,全因戳中了这个民族藏在骨子里的拧巴。
  老人在空房子里对著电饭煲说话的日子,早让“以物传情”成了本能。
  电影里外婆煲鸡汤、缝衣服的样子,像极了日本街头巷尾那些把梅子酒埋在院子里的老太太。
  她们不说想你,却把所有心思都醃进时间里。
  这和日本人事事讲究“物袁”的性子有关。
  再加上90年代的日本被老龄化与经济泡沫压得喘不过气,整个日本社会进入了反思状態。
  曾经吹牛逼能买下半个纽约的地价,如今连涩谷十字路口的gg牌租金都付不起。
  所以大家开始关注自我,注意亲人与朋友之间的羈绊与感情,
  当然,不仅是日本,受到儒家文化深远影响的亚洲国家,基本上都无法逃离《外婆的家》的情感內核。
  “不管有没有夸张,我现在开始好奇,你能在东京电影节上走到哪一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