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马丁的电话&高媛媛的主动(6K)(3 / 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这话听听就行了,全世界所有戏剧成熟到一定程度后,大体上都会按照这样的节奏来进行表达。
  只不过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好莱坞最先將这种模式系统化的编成了一个体系。
  所谓的三幕式,各位老爷们都懂,就不废话了。
  好莱坞的工业化,让他们能够在这个敘事基础上,將篇幅精確到多少分钟多少秒。
  这样做的好处,即可以让观眾更容易的去理解,並隨著故事节奏共情。
  同时,有这么一套明確的成功模板,可以让製片公司有效的降低风险,且高效的推出成功的商业作品。
  即便有导演拍到一半挑子不干,也可以很快找另一个导演来顶替。
  至於拍的好不好,那另说。
  但大体节奏上肯定没什么问题。
  既然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
  套路重复、没有创新、人物脸谱简化...
  这些情况,对偶尔看个电影图个乐呵的普通观眾来说自然没什么问题。
  反正看电影就是一种休閒娱乐方式,爆米电影没什么不好。
  但对一帮电影发烧友来说,这种电影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
  或者换个说法。
  这种电影,让他们没法展现逼格,去更好的装逼。
  於是乎,非线性敘事的电影应运而生。
  从昆汀到盖·里奇,再到诺兰。
  都是箇中高手。
  不过非线性敘事,虽然一度在全世界引起一股浪潮,但时间证明了,非线性敘事无法成为类型片的主流。
  即便採用同样非线性敘事的《疯狂》系列,几年后在內地市场创造票房奇蹟。
  但依旧成为不了主流。
  电影发展到现在,不是没有人想要创新、创造出更好的剧作模式来替代三幕式。
  但比起视听语言的创新,剧作模式的创新难度极大。
  毕竟视听语言是依託电影才出现的,电影才出来多久?
  撑死一百多年。
  隨著技术的发展,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玩意儿,对视听语言进行创新。
  但核心是剧本节奏的戏剧不同,它跟技术的发展没有多大关係。
  而戏剧流传至今,少说两三千年了,这么多年来,前人早就把戏剧能够有所创新的地方试了个遍。
  最终,发现还是三幕式最好使,也最好卖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