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拥军热潮(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边议定,王世镶等人便回去进行筹划,大约要到明年春天才能开始动工。
  这个时间,更方便了李子成。
  到时候他的口袋肯定十分宽裕,可以让几位古建筑专家放手施为。
  “您二老没啥事,咱们一起吃个饭唄。”
  面对李子成的邀请,汪曾琪和黄永鈺根本不给好脸色,
  “算了吧,看著你气都气饱了。”
  黄永鈺更是叨不休。
  “你小子以后能不能拍点阳光灿烂的作品?我们年纪大,看不得这种太过於残酷的电影。”
  不用挨收拾,李子成放下心来,胸脯拍的眶眶作响。
  “您二位放心,下次一定。”
  不过既然遇见,李子成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如今电影上映,各方面都很关注。您二位是文化界的大佬,还请劳烦,写写评论文章,以壮声势。”
  “这电影如今的光景,还需要我们两个老头子凑热闹?”
  汪曾琪却看得明白。
  《高山下的环》声势已成,恐怕要成为前所未有的杰作,最不缺的就是唱讚歌的人。
  说是这么说,既然李子成提出了请求,两个老人家还是答应了下来。
  因为前期的宣传做得非常好,又有文学作品前面开路,所以《高山下的环》一上映就成为了翻江倒海的巨龙,彻底引爆了所有的舆论场。
  第二天一早,《人民日报》就在头版头条发表了评论员文章。
  《平凡英雄的荆棘冠冕,人民军队的生命礼讚》
  【动乱时期已经过去,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坚定不移,也正在为之奋斗。但是请不要忘记,就在我们享受的安寧背后,还有无数的英雄用他们的血肉为我们撑起了安全的屏障。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歷史也不会忘记他们—
  《光明日报》的头版头条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解读,
  《不要让我们的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
  文章中重点评论了电影中几个主要人物遭遇的困难和不公,面对一些负面现象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当然了,在文章的最后,还是以称讚为主。
  【我们不怕出现问题,怕的是无视问题。通过《高山下的环》我们看到了揭露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我们相信,我们的英雄一定可以消除后顾之忧,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除此之外,几乎所有官方报纸都对电影进行了连篇累瀆的报导。
  一个又一个重量级的评论员文章,將电影推到了夸张的高度。
  相比於官方媒体的严肃,文学刊物则要热情洋溢的多。
  恰好第二天发行的《十月》上,刊发了茅盾先生於病中口述的点评文章。
  【《高山下的环》让素来高高在上的英雄重新回到了人民中间,与人民融为一体。他们的英雄事跡,他们的悲欢离合,更加让人民群眾感同身受。因为这就是发生在人民群眾当中的故事。这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要想写出好的文章,拍出好的电影,就不能脱离人民群眾,要从人民群眾的精神海洋中提取灵感,讲述人民群眾的心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