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深夜、寺庙、美女蛇(1 / 5)
盘问结束后,陆迟去了慧空房间查看,结果自是一无所获。
正值晌午时分,外面风雨渐疾,两人並未著急离去,而是决定留下用顿斋饭。
到底是打著镇魔司旗號,又朝著功德箱里丟过铜板,就算元清不愿两人多留,面上也得客客气气:
“斋堂已备好素斋,不过清明寒食,不知两位是否吃的惯。”
“都是土生土长的,哪有惯不惯的?监寺大师不必管我们,我们自行过去即可。”陆迟笑眯眯的。
老话常说,清明寒食不分家。
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说法,因跟清明相邻,便逐渐相互交融,发展成祭祀、禁火寒食等习俗。
青团、艾饺等物便应运而生。
先用艾草挤汁,再与糯米混合,后裹上馅儿,蒸熟后耐存耐放,食用时无需復热,便不用开火。
慧光寺入乡隨俗,斋堂里只准备了青团艾饺,可仍旧香客满堂,其中不乏大腹便便的乡绅老爷。
陆迟尝了两口,觉得味道齁人,便朝著斋堂的小沙弥打趣:
“咱寺院把卖的绑来啦?”
小沙弥竖起佛掌:“阿弥陀佛,素斋难调眾口,却能净化尘心,百利无害。”
“……”
嘿,这些和尚还真有些“门道”。
陆迟扫过斋堂,只见香客们捧著青团,肃穆庄重,吃的格外虔诚,就好像真能净化尘心似的。
端阳郡主姿態优雅矜贵,抿了一口便放下,似无意间问道:
“先前我来寺庙上香,一位小沙弥曾捡到我的荷包,我一直想谢谢他,不知道他今日在不在?”
小沙弥礼貌问道:“敢问施主,可知他的佛號?”
“好像是叫…慧空。”
“……”
小沙弥面色一变,支支吾吾道:“慧空回乡探亲,还未归来。然出家人慈悲为怀,一切皆是份內之事,施主不必掛心。”
“喔……”端阳郡主面露遗憾。
小沙弥离开后,两人也没有用饭的心思,主要这口斋饭真不咋地。
端阳郡主捏著青团餵发財,发財脑袋摇的像是拨浪鼓,表示自己不吃素。
………
下午雨势渐小,两人离开慧光寺,途中见不少香客也陆续离开。
端阳郡主擦著手指,皱著眉头念叨:“这和尚本事没到家,厨艺也学个四不像,好端端的青团做的腻歪,还粘手……”
陆迟撑伞站在山道旁,回头望著慧光寺,若有所思道:“棋昭姑娘怎么看?”
端阳郡主聊到正事,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返回顶部↑
正值晌午时分,外面风雨渐疾,两人並未著急离去,而是决定留下用顿斋饭。
到底是打著镇魔司旗號,又朝著功德箱里丟过铜板,就算元清不愿两人多留,面上也得客客气气:
“斋堂已备好素斋,不过清明寒食,不知两位是否吃的惯。”
“都是土生土长的,哪有惯不惯的?监寺大师不必管我们,我们自行过去即可。”陆迟笑眯眯的。
老话常说,清明寒食不分家。
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说法,因跟清明相邻,便逐渐相互交融,发展成祭祀、禁火寒食等习俗。
青团、艾饺等物便应运而生。
先用艾草挤汁,再与糯米混合,后裹上馅儿,蒸熟后耐存耐放,食用时无需復热,便不用开火。
慧光寺入乡隨俗,斋堂里只准备了青团艾饺,可仍旧香客满堂,其中不乏大腹便便的乡绅老爷。
陆迟尝了两口,觉得味道齁人,便朝著斋堂的小沙弥打趣:
“咱寺院把卖的绑来啦?”
小沙弥竖起佛掌:“阿弥陀佛,素斋难调眾口,却能净化尘心,百利无害。”
“……”
嘿,这些和尚还真有些“门道”。
陆迟扫过斋堂,只见香客们捧著青团,肃穆庄重,吃的格外虔诚,就好像真能净化尘心似的。
端阳郡主姿態优雅矜贵,抿了一口便放下,似无意间问道:
“先前我来寺庙上香,一位小沙弥曾捡到我的荷包,我一直想谢谢他,不知道他今日在不在?”
小沙弥礼貌问道:“敢问施主,可知他的佛號?”
“好像是叫…慧空。”
“……”
小沙弥面色一变,支支吾吾道:“慧空回乡探亲,还未归来。然出家人慈悲为怀,一切皆是份內之事,施主不必掛心。”
“喔……”端阳郡主面露遗憾。
小沙弥离开后,两人也没有用饭的心思,主要这口斋饭真不咋地。
端阳郡主捏著青团餵发財,发財脑袋摇的像是拨浪鼓,表示自己不吃素。
………
下午雨势渐小,两人离开慧光寺,途中见不少香客也陆续离开。
端阳郡主擦著手指,皱著眉头念叨:“这和尚本事没到家,厨艺也学个四不像,好端端的青团做的腻歪,还粘手……”
陆迟撑伞站在山道旁,回头望著慧光寺,若有所思道:“棋昭姑娘怎么看?”
端阳郡主聊到正事,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