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驿卒带着骊珠的书信, 穿过几场春雨,抵达雒阳城时,堤岸边的垂柳刚刚抽条。
  街头巷尾飘散的却并非春日的气息,而是焚烧香木的味道。
  南雍遵循周礼, 以柴木祭祀亡者, 每到先皇后的祭日, 一把又一把的柴木将会从月初烧到月末,昼夜不歇, 整个雒阳城上空烟熏火燎。
  不止如此, 百官还要每人写一篇追悼先皇后的诗赋。
  今年的百官更加忙碌。
  不仅要抓耳挠腮写出让陛下满意的诗赋, 还要忙着为加封女侯之事吵得不可开交。
  “……让他们写诗赋, 是谁在撞柱子?”
  明昭帝开口, 声音在空荡的长秋宫内回响。
  覃敬缓缓入内, 在软垫前跪坐, 朝火堆里洒下一捧细碎香木。
  “回陛下,是徐御史。”
  “老东西的骨头就是响,这么老远都能听见。”
  明昭帝慢悠悠地感叹了一句。
  “谁拦住的?”
  “郑太傅, 不过不是拦住的,徐御史喊着‘女侯是假,公主窥伺神器是真, 实乃社稷之大祸’撞柱, 郑太傅便用头把徐御史撞在地上——”
  “还说,公主出巡至今做的事桩桩件件都有利于南雍,徐御史蓄意污蔑,是受北越王指使的奸细,要查他——臣走的时候,嘉德殿的大臣们还在拉架呢。”
  说完, 覃敬顿了顿。
  “陛下给公主找了个好老师。”
  明昭帝在烟雾中睁开眼:“太傅也是负儿的老师,日后辅佐负儿,只会更尽心。”
  古井无波的目光落在明昭帝的背影上。
  真的吗?
  到了今日,沈负还是那个朝野内外都深信不疑的未来太子吗?
  清河公主赈济绛州饥荒,绛州百姓箪食壶浆相迎,如今创建流民军,虽兵弱粮少,但却如星星之火,得一捧干柴便可燎原。
  而他的那个好外甥——
  覃敬又朝火盆里抛下一把香木。
  “绣衣使追上薛允了吗?”明昭帝问。
  丞相薛允近日丁忧归家,但明昭帝心知肚明,他归家,不是因为丁忧,而是为了坐镇薛家,预备起事。
  薛允回到绛州,如纵虎归山,必须在途中将其截杀。
  “追上了,”覃敬答,“但薛允有秘密蓄养的两千死士,想杀他,并不容易。”
  是不容易。
  但不容易和不尽心是两回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