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比丘拉片(一)(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女人, 投河自尽。”
  “水下看世界 ,星点灯火击碎了冰冷,水幕阻隔了灼热, 死前的世界居然拍得梦幻又温暖。”
  “好,开始进片头。苍凉中带点古怪的山歌旋律,混杂着远处烟火缭绕的梵呗与钟鼓齐鸣。”
  “美好到失真的山河湖泊,渔夫撑着竹筏独自泛舟,片头从水中荡开的碧波上缓缓浮现片名,《比丘》,然后轻易就被一船桨击碎。”
  “电影正式开始。”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coco,今天将为大家拉片的作品是今夏塞壬的获奖作品, 《比丘》。在本期节目中, 我们也将对比式地阅读方可以的另一部同时代背景、不同风格的作品《菩萨行》, 探究他在两部作品中的思索与表达。”
  “这篇稿子我是当时去墨洛文时候在酝酿,蚂蚁竞走三十年后,终于等到这部作品上架视频网站。老规矩,没看过的朋友还是建议大家一定要先去看完全片。”
  “闲话不多说, 首先来看电影的第一结构, 叙事情节。”
  “开篇唐柏雪饰演的小尼姑莲生由于情人失约, 私奔被发现于是投河自尽。山上水月寺的两位高僧正相约泛舟湖上。”
  “由泽口空海饰演的目瞽师兄明玉、金云乐扮演的师弟月印两个人对是否要去救莲生持相反意见。”
  “师弟月印是个老实人,慈悲为怀,有恻隐之心。”
  “师兄明玉虽然瞎的是眼睛,但是脑子也不太正常。”
  视频切出明玉有些漠然的台词:
  『逃出去,又能逃去哪里。活下来, 生与死也无异。』
  “明玉老消极人了, 表示小尼姑凡心未泯, 救下来也是受折磨,建议直接摆烂。月印虽然颇有微词,但无奈师兄仗着自己是个瞎子,要师弟照顾,闷声不吭就把两个人困在水上不放他走。”
  “这一段开头的手法和我们之前看过的《菩萨行》使用非常典型的符号手段不同,看起来好像只是故事的开篇,赋比兴的起兴。”
  “但,这个开头至少有三种作用。”
  “首先,引出故事人物;”
  “其次,上来就奠定故事的基调,这回不像《菩萨行》啦,这并不是一个活泼诙谐的故事;”
  “第三,依然还是符号,只是不同于《菩萨行》开头用剪纸小字的遭遇暗喻无相一路的经历,这里是用小尼姑,暗示整部电影。为什么这么说,最后会讲。”
  “回到片头,一艘船到岸,新上任的豫州刺史楚大人在同僚们的恭维中下榻此地,来参加浴佛诞。”
  “浴佛诞人头攒动,锣鼓喧天,河灯点点,烟火气到这儿已经非常喧闹了。今年被选为浴佛的佛女在各种鲜花、香料、砗磲璎珞的簇拥下被人抬了出来。”
  “是前一天投河的小尼姑莲生,正宝相庄严地盘膝端坐在莲花座上。”
  “看电影中的布景和季节背景,浴佛诞应该是糅杂了浴佛节与盂兰盆节。初听以为是庆祝佛祖诞生、世界新开、纪念亡人的节日,结果却是送佛女去西天的民间劣俗。”
  “人群中,难得下山的月印表情在冷静中默默地崩裂了。 ”
  “这是月印第一次下山。”
  “刺史新官到马上任,按理需要当地各处寺庙僧人谒见,领导发表讲话,展望一下未来豫州城宗教事业的发展前景。”
  “从刺史的讲话中,我们又一次能感受到这个时代背景的不正常。下面民不聊生,上头歌舞升平,中间官员已经彻底摆烂,只想着依靠宗教寄托转移矛盾压力。”
  “还记不记得前面明玉怎么说的?天底下都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逃出去没有意义。”
  “明玉是个瞎子都看出来了,月印没懂,可见道行不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