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陛下何故造反(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了朝议,招来弟弟曹价。
  “你亲自去,问官家,何故造反?”
  我兢兢业业辅佐仁宗,然后又指导了英宗,难道不够格垂帘听政你个孙子么。
  我曹家三代扶保大宋,哪一点对不起或者受不起赵家的恩!
  曹偷欲言又止,有心想把韩宗师惹下的祸患跟老姐露个风,可一看那严肃的神情,立马了回去。
  自扫门前雪,別管瓦上霜。
  谁家的孩子谁管,当年曹被打板子的时候,也没有大臣帮自己不是。
  没人帮忙说话,韩絳可就难受了。
  自家就这么一个成样子的,现在闯下大祸,要是太皇太后不肯容情,以后韩家的仕途就要走下坡了。
  大理寺外,大宋二十三家勛贵派了代表听审,要问问凭什么有人抄他们的报馆,抢他们的金楼。
  二十三家,上至天子的亲叔叔濮王,下面最次也是个溧阳伯。
  按品阶,每家的主子都大过大理寺正卿。
  大理寺正卿又不在衙,少卿病休,寺丞装作外出不露面,只有一个五品的寺正出来面对“口诛”。
  “拿不出文,明天我们家老爷就去告御状。”
  “叫李少卿出来,抄我们的报馆,问他是不是要上奸传,是不是要当商鞅!”
  “今天不出来,明日御史台见!”
  寺正李文候满头大汗,他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恶狠狠的权贵,最关键的是,大理寺不占理,这可还行。
  一帮青皮地痞砸了报馆,他们只是送来一堆乱七八糟的帐册,还有些不值钱的蜡纸,油墨。
  至於抓捕的理由,更是荒唐至极。小韩相公怀疑李长安勾结西夏、辽国,煽动舆论,攻击朝政,意在搅乱天下。
  这事儿,不该归御史台么!
  韩公子如今两腿发软,心跳得两眼串。
  得亏是被扭送到大理寺,这要是去了开封府,遇上苏軾还不给自己判个死刑。
  抢报馆的时候,明明那帮衙內说產业是李长安的,怎么就变成了勛贵的?
  还有那惠民钱行和金楼,据说东家还有曹氏和赵氏。
  悔呀,有王雾这样的高明朋友不交,招揽一帮溜须拍马的祸害,这下是把自己给坑嘍。
  唯一庆幸的就是,金楼里死的都是已方,至少不用给別人偿命。
  韩絳没工夫营救自己的儿子,在他看来,大不了扔到河东路去待个几年,还是天子这边更重要。
  变法,现在连天子都落跑了,还变个六的法!
  王安石有三十载大名,文彦博和富弼有歷经四朝的名望。
  他呢,他只有太皇太后和官家的信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