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苏子瞻舌战群登(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05章 苏子瞻舌战群登
  李长安接人出狱,苏子瞻舌战群登。
  政事堂里,大宋朝精英匯聚,除了镇压边疆的仁宗朝老臣,几乎可以算是群贤毕至了。
  富弼、文彦博、右諫议大夫赵、副枢密使兼权知开封府病秧子欧阳修,跑肚拉稀但带病上朝的陈昇之、病体未愈不敢忘忧国的王安石、新官上任火烧眉毛的韩絳、打包搬家才干到一半的司马光,.......
  少了一位重臣一一曹偷;多了一位重臣一一高遵甫。
  高遵甫,太后高滔滔的亲父,另一位实打实的国舅爷。
  太皇太后的脸色很不好看,左右扫视群臣,尤其盯著韩絳瞧了半天,嚇得他真是汗出如浆。
  所有老臣都在积极的表达对太皇太后和太后高氏的支持,极力反对天子这种轻桃的少年荒唐行为。
  总而言之一句话,大宋百年,都是靠咱们这些老臣撑著,年轻人还是先观摩学习吧,未来早晚是你们的。
  苏軾力单势薄,连自己的老师都不敢公然站在自己一边。
  政事堂里他看到最年轻的,除了自己,就是一直在装鹤鶉的吕惠卿,这哥们紧皱眉头,却连眼皮都不敢睁开。
  举世皆敌啊,他终於明白了昨天分別时李长安拥抱自己的用意。
  但自己会怕么,会后悔么?
  大宋积弊百年,兵不锐、河不修、民不富、国不强,指著这帮老登(李长安语),天下能自然变好么?
  我苏軾,愿意为了这千万宋民,愿为了这大好河山,愿为了心中道义,独自迎战你们!
  政事堂里原本东西对坐,现在所有老人都去了东边,西侧只有孤零零的苏軾。
  他穿著蜀地標誌性的夏衫,一种富丽堂皇的锦绣罩袍,显得华贵无比。加上他青春正盛,又才名漫天下,让欧阳修脸上不自觉的浮现出满意的笑容,“横压天下苏子瞻”,即便死后得不到“文正”,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
  只不过现在已经不是他为弟子遮风挡雨的时候了,年轻人想要成长,就要学会独自面对风暴。
  苏軾手里还有天子剑和圣旨,剑已出鞘,寒光镊人。
  圣旨概略俭省,惜墨如金,只说皇帝要实地检验所学政略,带著曹平章以备諮询。刚一出门,发现两件大事,一个是户部治河不当,导致河床连年提高,都城开封有倾覆之危;另一件大宋马政腐败不堪用,上下勾结、贪蠢国帑,以致朝廷耗用巨资却无马可用。
  要特擢苏軾苏子瞻,以开封府尹的身份,担任专案御史,彻查马政腐败大案。
  圣旨,需要政事堂追认。
  不追认也没问题,中旨不管用,天子剑管用,三品以下先斩后奏,凭此可调动开封府两千衙役和三千皇城司官兵。
  要是连天子剑也不管用了,皇帝就下詔令韩琦和种鄂带兵进京,重打江山!
  苏軾如一轮明月一般,光华绽放,映衬得其他人如此渺小。
  韩絳终於受不了太皇太后的注视,不得不又一次站出来。
  “一朝之重,首重礼仪。既然仁宗、英宗大行皇帝定下体制,官家身为孝子,自然应遵守礼法,信任太皇太后和诸位託孤贤臣,先观政五年,再行亲政。国事牵一髮而动全身,怎可率性而为。
  “故此,设天下河道总督事及清查马政事,都应延后而行,眼下当以西边事为要。”
  韩絳说完,用余光观察了一下富弼和文彦博,希望这两位朝廷的压舱石对自己臂越发言,没有太大的恶感。
  他不敢看曹氏,曹偷被小皇帝扣下了,他想不出来解救之法,只能装缩头乌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