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臊子(1 / 3)
第152章 臊子
三人听闻那老头竟甘愿將自己当羊,惊得瞪大眼睛。
尤其是何非虚,他本身是个妖怪,又游歷四方,见过山精化形、鬼魅勾魂,却从未遇上这般顛覆常理的事一一活生生的人,竟愿披了羊皮伏在地上,给孙子当牲口使唤?
他眼里满是难以置信的荒谬。
定了定神,他才朝老头拱手问道:“老人家,您孙子无羊可放,您便甘愿做羊,这——这究竟是何道理?”
老头却像是听见了什么再寻常不过的话,脸上不见半分犹豫,反带著几分“外乡人就是爱较真”的不耐。
他抬手授了授頜下稀疏的山羊鬍,指尖在打结的鬍鬚上顿了顿,撇嘴道:“你这外乡人才是真没道理。
我孙儿想放羊,我若不给他当羊,他一刀就把我捅死了一一我死了,不就成了鬼魂?
鬼魂咋抱我孙儿?咋亲他脸蛋儿?”
语气里满是理所当然,仿佛这是天底下最天经地义的盘算。
何非虚被这番话堵得喉咙发紧,半响说不出一个字。
並非他辩不过,而是老头的逻辑如同一团乱麻,每一句都透著“歪理”,却又偏偏自洽得让他无从下嘴一一他脑子里转了七八个反驳的念头,到最后都成了一团混沌,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倒是崔九阳,眼神里闪过一丝瞭然,此处人与外间不同,这里的人无生无死,善恶不分,正是之前三人在山路上说过的场景实现了罢了。
他轻轻扯了扯何非虚的袖子,又冲虎爷使了个眼色,显然是懒得再纠缠这爷孙俩,三人便抬脚继续往前去。
何非虚心里那股气还没顺,忍不住回头想再理论几句。
可这一眼望去,却见那老头正蹲在地上,捡起被崔九阳劈成两半的羊皮,颤巍巍地往身上裹。
羊皮从中间裂开道大口子,毛面朝外翻著,怎么也合不拢,活像件破蓑衣。
旁边的牧童见了,顿时急了,扬起手里的皮鞭就往爷爷背上抽一一皮鞭甩得“呼呼”响,落在老头背上却不重,更像是孩童撒娇似的催促。
老头被抽得牙咧嘴,却真学著羊的模样“烊”叫起来,声音又哑又尖,听著可怜又荒诞,“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何非虚嘴里念念叨叨,脚步却最终没停下来。
三人一路下山,傍晚时分,终於到了一处村落外。
村口依著搭著间小小的酒坊。
土坏墙被烟火薰得发黑,屋顶盖著茅草,几缕炊烟正慢悠悠地往上飘。
坊外支著四五张粗木桌子,桌面坑坑洼洼,积著层薄灰,一张褪色的青布酒幡用竹竿挑著,幡上“酒”字被风吹得歪歪扭扭,边角都磨破了,在晚风中“哗啦啦”地晃。
四五张桌子里,只有最里头那张坐著两人,正面对面饮酒。
周遭静悄悄的,不见店家踪影,只有他俩的谈笑声断断续续传来,时而夹杂著几声爽朗的大笑,听著倒像是聊得十分投契。
三人本就不识路,更不知玄渊在何处,见此处有人,便想坐下歇歇脚,顺便打听消息。
崔九阳大步流星走上前,对著二人深施一礼,声音清亮:“我等兄弟三人,误打误撞来到贵地,一路走得口乾舌燥,想向二位討碗酒水解解渴,不知可否?”
那两人一听“外面来的”,脸上顿时绽开笑容。
其中一人身形矮胖,脑袋圆滚滚的像个罈子,脖子粗得几乎看不见,身上裹著件油腻的短打,往那儿一坐,活像个会喘气的肉墩子,瞧著足有二百来斤。
他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黄牙,声音洪亮如钟:“原来是从外面苦海里逃来的!快坐快坐,正好陪我俩嶗!” ↑返回顶部↑
三人听闻那老头竟甘愿將自己当羊,惊得瞪大眼睛。
尤其是何非虚,他本身是个妖怪,又游歷四方,见过山精化形、鬼魅勾魂,却从未遇上这般顛覆常理的事一一活生生的人,竟愿披了羊皮伏在地上,给孙子当牲口使唤?
他眼里满是难以置信的荒谬。
定了定神,他才朝老头拱手问道:“老人家,您孙子无羊可放,您便甘愿做羊,这——这究竟是何道理?”
老头却像是听见了什么再寻常不过的话,脸上不见半分犹豫,反带著几分“外乡人就是爱较真”的不耐。
他抬手授了授頜下稀疏的山羊鬍,指尖在打结的鬍鬚上顿了顿,撇嘴道:“你这外乡人才是真没道理。
我孙儿想放羊,我若不给他当羊,他一刀就把我捅死了一一我死了,不就成了鬼魂?
鬼魂咋抱我孙儿?咋亲他脸蛋儿?”
语气里满是理所当然,仿佛这是天底下最天经地义的盘算。
何非虚被这番话堵得喉咙发紧,半响说不出一个字。
並非他辩不过,而是老头的逻辑如同一团乱麻,每一句都透著“歪理”,却又偏偏自洽得让他无从下嘴一一他脑子里转了七八个反驳的念头,到最后都成了一团混沌,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倒是崔九阳,眼神里闪过一丝瞭然,此处人与外间不同,这里的人无生无死,善恶不分,正是之前三人在山路上说过的场景实现了罢了。
他轻轻扯了扯何非虚的袖子,又冲虎爷使了个眼色,显然是懒得再纠缠这爷孙俩,三人便抬脚继续往前去。
何非虚心里那股气还没顺,忍不住回头想再理论几句。
可这一眼望去,却见那老头正蹲在地上,捡起被崔九阳劈成两半的羊皮,颤巍巍地往身上裹。
羊皮从中间裂开道大口子,毛面朝外翻著,怎么也合不拢,活像件破蓑衣。
旁边的牧童见了,顿时急了,扬起手里的皮鞭就往爷爷背上抽一一皮鞭甩得“呼呼”响,落在老头背上却不重,更像是孩童撒娇似的催促。
老头被抽得牙咧嘴,却真学著羊的模样“烊”叫起来,声音又哑又尖,听著可怜又荒诞,“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何非虚嘴里念念叨叨,脚步却最终没停下来。
三人一路下山,傍晚时分,终於到了一处村落外。
村口依著搭著间小小的酒坊。
土坏墙被烟火薰得发黑,屋顶盖著茅草,几缕炊烟正慢悠悠地往上飘。
坊外支著四五张粗木桌子,桌面坑坑洼洼,积著层薄灰,一张褪色的青布酒幡用竹竿挑著,幡上“酒”字被风吹得歪歪扭扭,边角都磨破了,在晚风中“哗啦啦”地晃。
四五张桌子里,只有最里头那张坐著两人,正面对面饮酒。
周遭静悄悄的,不见店家踪影,只有他俩的谈笑声断断续续传来,时而夹杂著几声爽朗的大笑,听著倒像是聊得十分投契。
三人本就不识路,更不知玄渊在何处,见此处有人,便想坐下歇歇脚,顺便打听消息。
崔九阳大步流星走上前,对著二人深施一礼,声音清亮:“我等兄弟三人,误打误撞来到贵地,一路走得口乾舌燥,想向二位討碗酒水解解渴,不知可否?”
那两人一听“外面来的”,脸上顿时绽开笑容。
其中一人身形矮胖,脑袋圆滚滚的像个罈子,脖子粗得几乎看不见,身上裹著件油腻的短打,往那儿一坐,活像个会喘气的肉墩子,瞧著足有二百来斤。
他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黄牙,声音洪亮如钟:“原来是从外面苦海里逃来的!快坐快坐,正好陪我俩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