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元宝(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67章 元宝
  老头老太太在崔九阳面前哭诉良久,声音嘶哑,老泪纵横,好不容易才將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
  崔九阳听后,眉头紧锁,心中亦是疑竇丛生。
  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为何会平白无故地捨弃自家,跑去別人家寄居度日?
  然而,老两口声泪俱下地向他求救,他若仅凭这一面之词便贸然行事,未免有失妥当最起码,得亲自去老李家走一趟,实地探查一番才能有所定论。
  此行倒也並非难事。
  据张老太太所言,他们与老李家表面上並未闹翻。
  每次登门,李家老夫妇甚至还会假意帮忙劝说张元宝:“元宝啊,毕竟是你亲爷爷、
  亲奶奶,你父母走得早,他们拉扯你不易,你作为亲孙子,於情於理都得尽些孝心才是。”
  每逢此时,张元宝便会不情不愿地跟著张家老两口回来住上一两天。
  离开的时候,他便胡乱磕几个响头,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脸上毫无半分依依不捨之情,走得那叫一个乾脆利落,仿佛只是完成了一项不得不办的差事,全无亲情。
  既然双方尚未撕破脸皮,崔九阳隨著登门,自然也不算太过突兀。
  自从张元宝住进李家已有两年多光景,老两口为了见孙子一面,时常往李家走动。
  虽说孙子对他们日渐疏远,甚至形同陌路,但他们做爷爷奶奶的,却不能就此不认这个唯一的孙儿。
  老两口儿子儿媳早已不在人世,这个孙子便是他们活下去唯一的精神支柱和念想。
  如今孙子被老李家如此拐走,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轻言放弃。
  听完老两口的悲惨遭遇,一旁的白素素早已是同情心泛滥,她巴巴地望著崔九阳,那神情说的意思很明白一一帮帮这两位可怜的老人家吧。
  崔九阳並非铁石心肠,不愿施以援手。
  甚至此时他心中对张元宝之事已经有了一些猜测,只是话不能说太早。
  此事蹊蹺,若要插手,他必须亲眼见见张元宝本人,方能判断究竟是何缘由。
  然而,若是他跟著张家老两口一同前往李家登门拜访,白素素便不太適合一同前往,只能暂时將她留在住处。
  毕竟,人多眼杂,容易引起李家不必要的怀疑;况且,若此事真有什么邪崇作怪,他也担心老李家会干脆一拍两散,因此对张元宝不利,徒增变数。
  在白素素再三保证,绝不会到处乱跑,定会乖乖待在房中等候之后,崔九阳这才点头应允,决定隨老两口去李家一趟。
  他细心叮嘱老太太给白素素准备了些清水和乾粮,放置在房间內,又取了两张亲手绘製的符纸交给白素素,面色凝重地嘱咐,若在此期间遭遇任何意外变故,便立刻撕破一张符纸示警,同时將另一张符纸吞入腹中防身。
  隨后,崔九阳便跟著老两口出了门。
  路上,老头老太太特意拐进一家点心铺,买了些蜜饯、酥、点心。
  张老汉解释道,这些都是孙子张元宝平日里爱吃的零嘴,每次去李家看孙子,他们都会买上一些,也寄望於能让孙子对他们稍稍改观,早日回心转意。
  崔九阳沉吟片刻,嘱咐他们,到了李家之后,介绍自己身份时,万万不可说是路过此地的生人,只消说是从前住在一个胡同里的老邻居,小时候与张元宝一同长大的玩伴。
  就说自己长大后在外跑商,如今恰巧回来,本想登门寻找儿时玩伴敘敘旧,却不曾想元宝已搬至李家,故而便跟看老两口一同前来探望。
  老两口闻言,虽觉得这种谎话岂不是一戳就破,可也不敢反驳好不容易遇见的高人,便连连称是,甚至还在路边停下脚步,你一言我一语地低声演练了一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