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廉价的筹码(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就是家族的气氛,实际上很多美国大家族也一样,女人扮演的角色是一样的。
  蒋梅英一想也对,也不再强求自己能有个儿子娶华人,说道:“好在我们孙辈虽然是混血,但华人基因还是占一半。”
  陈光良笑着摇摇头,说道:“什么华人基因,还是洋人基因,实际上我们第三代都遗传了我很大的基因,仅仅是智商和体质,就能说明是我的种。”
  高智商、好体质,这是陈光良为后人带给的优秀基因。
  陈氏家族的成员,从小就智商高,学习就非常轻松的完成;体质也是如此,个个都是体育健将。
  真正的全面发展!
  。。。。。。
  美国某医院会议室,会议桌上整齐迭放着临床试验报告,封面“西地那非”三个字格外醒目。
  汤闻声带领着安进生物制药的研发团队,正与一位三十岁的白人受试者面对面——这场始于 1972年的临床试验,已累计覆盖 21个独立项目、超 4500名受试者,如今正朝着“fda上市许可”的最终目标冲刺。
  “服用后感觉怎么样?”汤闻声语气沉稳。
  “太棒了!简直是创造历史!”白人受试者猛地坐直身体,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它让我重新找回了作为男人的自信,现在身边好多朋友都问我要药。但我知道规矩,每次都是来医院领自己的那份,绝对不会私相授受——我们都在盼着它赶紧上市,越早越好!”
  他越说越激动,话题渐渐偏离了临床调研的核心。
  汤闻声不得不轻声打断:“先生,麻烦您聚焦在用药后的具体感受上,比如身体反应、持续时间、是否有不适……这些细节对我们完善报告、推动上市至关重要。”
  “明白,明白!”受试者连忙收敛情绪,认真回答起来:“服药后大概半小时起效,没有头晕、恶心的感觉,效果能维持四五个小时,第二天也没有太大疲劳感……”
  听着受试者清晰的表述,汤闻声心中愈发笃定。
  从 1967年启动研发至今,近八年时间里,他与团队无数次调整配方、优化剂量,而岳父陈光良当初的“方向性建议”,如今已被无数临床数据验证——这款最初被误判为“心脑血管药物”的化合物,早已显现出治疗 ed(勃起功能障碍)的卓越潜力。
  他想起岳父曾说过的话:“青霉素没有我也会诞生,但西地那非,需要有人点破它的真正价值。”
  此刻看来,这句话绝非虚言。
  待所有受试者访谈结束,团队成员回到公司汇总数据,稍后召开会议。
  作为总裁的陈乐怡,负责公司的运营,她身着干练的职业套装,脸上带着果决:“各位,快三年的大规模临床已经充分验证了药效,后遗症均在可控范围,长期跟踪也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我希望明年上半年,我们能正式拿到 fda的上市许可!”
  会议室里瞬间响起掌声。所有人都清楚,“西地那非”的专利与市场前景,足以让安进制药从一家初创企业,一跃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潜力股”。
  汤闻声当即起身回应:“没问题!我们已经整理好 4500名受试者的完整问卷,下一步就提交给 fda进行最终沟通,数据支撑足够充分。”
  “生产端也已准备就绪。”陈乐怡补充道,“新建的厂房已完成设备调试,只要拿到许可,马上就能大规模生产,供应链也已对接完毕。”
  她心中忍不住感慨,父亲陈光良当年看似“突发奇想”的研发方向,如今竟成了安进制药的“王牌”——她曾疑惑过,父亲身体康健,为何会关注这类药物。后来她逐渐明白,这是一款神药,能让安进生物制药一跃成为美国的大型药企。
  当然在这八年期间,安进生物制药并不只有‘西地那非’这一个项目部,另外还有两个项目。毕竟,陆陆续续已经投资上亿美金了。
  。。。。。。
  安进制药紧锣密鼓推进上市筹备时,美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巨头们也已嗅到了“西地那非”的气息。
  辉瑞总部的会议室里,高管们传阅着安进制药的公开研发报告,眉头紧锁。
  “这个华裔夫妇创办的小公司,最近动作不小,西地那非的临床数据看起来还不错。”
  研发总监指着报告中的 efficacy(药效)数据,语气中带着一丝警惕,“我们的市场调研显示,ed治疗领域目前还是空白,要是他们真能成功上市,说不定能抢占先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