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崔氏的困惑(2 / 3)
  方才崔宏的一番牢骚,如果被校事府的察子听去只言片语,等待崔氏的,或许將会是灭顶之灾。
崔压低声:“兄长此番言论可万不能再说!我侍奉陛下多年,深知陛下对天下门阀深恶痛绝,对昔日晋室王导、王敦、庾翼、桓温、谢安.....这些权臣侵蚀皇权更是再三警惕!
在如今的大周,不论是士族还是胡酋,都不可能独自掌握兵权,府兵军府已遍布关中、河东八郡,征伐大权唯掌握在陛下一人手中!
皇权独大之势已成,我辈士人能做的就是依託新朝多立功勋,换取百世恩荣!
至於兄长期盼中的司马氏与江南门阀的共治局面,在大周绝不可能出现!”
崔宏唉声嘆气,摇摇头却不言语。
崔又道:“承蒙陛下恩宠,我已高升中书令之职,崔氏三代富贵可保。
万望兄长以宗族为重,切莫再图谋不该有的非分之想!”
崔宏默然不语,旁听多时的崔浩突然小声道:“陛下以叔父为中书令,未尝没有试探崔氏的意思。
陛下亲征代北,令太子监国,为保证军政庶务顺利运转,一定会適度下放权力..::
以叔父的资歷和年纪,做中书首官算起来有些勉强,其实陛下大可让司徒权翼来掛名....,
陛下让叔父出任如此重要的辅臣之任,恐怕就是要藉机向崔氏示好..:.:
“桃简不可妄言!”
崔宏刚要呵斥,崔却忙道:“桃简所言有理,不妨接著说!”
崔浩了眼父亲,挺了挺胸膛,“近来朝中確有许多不满於取士考的声音,一些老氏酋豪和关中豪强,认为取士考阻碍了自家子弟的入仕通道,白白便宜了许多寒素士人...·
这些氏酋和豪强,在此前朝廷推行的去部曲化、私户转公、清丈田亩和均田等新政时,或是迫於压力,或是主动迎合,总之算是为朝廷新政出过大力,拿出实实在在的人口土地支持朝廷....
原本朝廷答应他们,会拿出一部分取士名额予以奖励优待,可参加取士考的寒素之人实在太多,且成绩大多优异,故而或多或少挤占了这些豪族胡酋的名额,惹得一时群情激愤....
崔氏身为大周朝廷上的士人领袖,陛下或许是想要崔氏站出来帮朝廷说话,缓和朝廷和这些土族豪强之间的矛盾....”
崔和崔宏惊讶地看著他,这些深层次原因,若非崔浩提及,他们暂时还想不到。
崔皱眉急思片刻,越想越觉得崔浩之言有理。
若非陛下需要借用崔氏的名望,来缓和这一次因为取士考闹出的风波,恐怕这中书令一职,不会轻易落在自己头上。
朝廷有资歷的老臣不少,一些氏酋老臣也需要冠以高官爵禄加以笼络。
可中书令之职偏偏给了他崔,说明陛下对崔氏有更多期待!
崔越想越觉得心里有些不安,陛下待他如此优容,对崔氏如此厚望,可堂兄崔宏方才还想藉助太子监国的时机,来进一步扩大士人和崔氏掌握的权力,这实在有些愧对天恩。
更要命的是,他不知道此刻陛下心里是何想法,
万一对崔氏生出不满,他这位六大宰辅之首的中书令,也极有可能落得个太子监国期间,阴结不轨的罪名!
就算他是平阳系的元从功臣,一旦在原则性问题上犯了错,陛下也绝对饶不了他!
崔越想越后怕,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兄长和桃简先行回府,我这就入宫向陛下请罪!”
说罢,不顾崔宏劝阻,他坚持下车乘一匹马,在一队护卫簇拥下,掉头往宫城方向赶去。
“唉~四郎如此畏惧陛下,指望他成为大周士人领袖,与皇权相抗爭,只怕是无从谈起了~”崔宏一脸失望地摇摇头。 ↑返回顶部↑
			
			
			
			
			
		崔压低声:“兄长此番言论可万不能再说!我侍奉陛下多年,深知陛下对天下门阀深恶痛绝,对昔日晋室王导、王敦、庾翼、桓温、谢安.....这些权臣侵蚀皇权更是再三警惕!
在如今的大周,不论是士族还是胡酋,都不可能独自掌握兵权,府兵军府已遍布关中、河东八郡,征伐大权唯掌握在陛下一人手中!
皇权独大之势已成,我辈士人能做的就是依託新朝多立功勋,换取百世恩荣!
至於兄长期盼中的司马氏与江南门阀的共治局面,在大周绝不可能出现!”
崔宏唉声嘆气,摇摇头却不言语。
崔又道:“承蒙陛下恩宠,我已高升中书令之职,崔氏三代富贵可保。
万望兄长以宗族为重,切莫再图谋不该有的非分之想!”
崔宏默然不语,旁听多时的崔浩突然小声道:“陛下以叔父为中书令,未尝没有试探崔氏的意思。
陛下亲征代北,令太子监国,为保证军政庶务顺利运转,一定会適度下放权力..::
以叔父的资歷和年纪,做中书首官算起来有些勉强,其实陛下大可让司徒权翼来掛名....,
陛下让叔父出任如此重要的辅臣之任,恐怕就是要藉机向崔氏示好..:.:
“桃简不可妄言!”
崔宏刚要呵斥,崔却忙道:“桃简所言有理,不妨接著说!”
崔浩了眼父亲,挺了挺胸膛,“近来朝中確有许多不满於取士考的声音,一些老氏酋豪和关中豪强,认为取士考阻碍了自家子弟的入仕通道,白白便宜了许多寒素士人...·
这些氏酋和豪强,在此前朝廷推行的去部曲化、私户转公、清丈田亩和均田等新政时,或是迫於压力,或是主动迎合,总之算是为朝廷新政出过大力,拿出实实在在的人口土地支持朝廷....
原本朝廷答应他们,会拿出一部分取士名额予以奖励优待,可参加取士考的寒素之人实在太多,且成绩大多优异,故而或多或少挤占了这些豪族胡酋的名额,惹得一时群情激愤....
崔氏身为大周朝廷上的士人领袖,陛下或许是想要崔氏站出来帮朝廷说话,缓和朝廷和这些土族豪强之间的矛盾....”
崔和崔宏惊讶地看著他,这些深层次原因,若非崔浩提及,他们暂时还想不到。
崔皱眉急思片刻,越想越觉得崔浩之言有理。
若非陛下需要借用崔氏的名望,来缓和这一次因为取士考闹出的风波,恐怕这中书令一职,不会轻易落在自己头上。
朝廷有资歷的老臣不少,一些氏酋老臣也需要冠以高官爵禄加以笼络。
可中书令之职偏偏给了他崔,说明陛下对崔氏有更多期待!
崔越想越觉得心里有些不安,陛下待他如此优容,对崔氏如此厚望,可堂兄崔宏方才还想藉助太子监国的时机,来进一步扩大士人和崔氏掌握的权力,这实在有些愧对天恩。
更要命的是,他不知道此刻陛下心里是何想法,
万一对崔氏生出不满,他这位六大宰辅之首的中书令,也极有可能落得个太子监国期间,阴结不轨的罪名!
就算他是平阳系的元从功臣,一旦在原则性问题上犯了错,陛下也绝对饶不了他!
崔越想越后怕,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兄长和桃简先行回府,我这就入宫向陛下请罪!”
说罢,不顾崔宏劝阻,他坚持下车乘一匹马,在一队护卫簇拥下,掉头往宫城方向赶去。
“唉~四郎如此畏惧陛下,指望他成为大周士人领袖,与皇权相抗爭,只怕是无从谈起了~”崔宏一脸失望地摇摇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