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关公教子(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47章 关公教子
  西边,董卓与袁术开启了大战。
  中部,曹操在兖州养贼自重。
  河北这边,关羽也开始进驻渤海。
  关羽这是第一次独当一面,前段时间多少有些不适应,毕竟每个人的第一次都会有点紧张。
  做一方主官,督河北各路兵马,讲究的就不再是靠着武勇冲锋破阵了。
  河北的情况与其它各州都不一样。
  华北平原对于农业社会而言太重要了,在河北圈地的豪族非常多。
  黄巾起义之后,这片地方又连续被祸害了好几年,大大小小的豪族各自圈地圈民,把流民全都变成了家中农奴佃户。
  如今,整个河北几乎已经见不到自耕农了。
  地全部是豪族的,民则全都是豪族家里的农奴、佃户,以及私兵。
  同时,河北各豪族在韩馥交出了甘陵王首级之后,全都没有再造反作乱,各家都算是良民——但也家家都不听号令。
  徐晃在魏郡进展顺利,是因为魏郡太守栗攀很配合,再加上旁边有黑山军时刻威胁。
  但即便如此,审配、沮授等人也只是选择了暂时合作不对抗,仍然不打算服从刘备。
  而渤海、河间等郡,情况比魏郡要麻烦得多,几乎所有豪族都据坞堡自守,相互联合,不对抗也不合作。
  这种联合是在暗处,很难知道到底是由哪些势力构成。
  两郡各县的官员则大多直接消失了。
  河北官员大部分都是灵帝去世那年清理了王芬谋逆案之后任命的,他们在河北本地没有置办太多产业,根本不在乎各路黑帮逼税,逼急了就跑路。
  由于绝大多数平民黔首都变成了豪族的农奴佃户,这就使得关羽和讨税的黑帮不能轻易动武,因为农奴们会抵抗。
  渤海、河间两郡这两年没有战乱,当地农奴佃户虽然过得非常苦,豪族田租收到了七成,可农奴佃户还真的能活下去。
  吃不饱,穿不暖,生不起孩子,看不起病……但无论如何,饿死的真不多。
  再加上之前灵帝刘宏留下来的后遗症,使得农奴和佃户普遍仇视朝廷,对收税极为敏感……
  豪族们当然是把一切罪恶都推到朝廷头上的,而目前代表朝廷的是刘备。
  渤海与河间两郡豪族不会直接摆明车马与朝廷作对,但他们会鼓动农奴抗税,鼓动农奴闭守坞堡和城池。
  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没有叛乱,但实际上这比叛乱还难搞。
  刘备收的真就只是三十税一而已,而且也没让他们运粮,更没有点任何赋役,可以折算成钱、绢、铁、牛等等,运送也不难。
  其实就是要个态度。
  但渤海等地豪族仍然不合作,或者说,是当地官员没了,豪族们有借口不合作,而且他们还煽动佃户和农奴们全都不合作。
  豪族们当然不是为了抗这么点税,他们是想用这种方式逼迫青州朝廷改变政策,这是理念之争,就如同当初逼迫刘宏那样。
  当年激发黄巾起义的方式和这事是一样的——恶意歪曲事实,把一切罪过都推到朝廷头上,挑起并制造叛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