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3 / 4)
不过也有和郁家不对付的,就像桂花婶一家。
桂花婶暗暗卒了一声,和身边的人说:“要真孝顺,回来也不见给父母带些东西,每次都是两手空空回来,离开时鸡鸭粮食等没少往城里带……”
这叫孝顺?
这是回来打秋风的穷亲戚吧?
和桂花婶走在一起的人神色有些古怪,觉得桂花婶这话挺有道理的。
仔细想想,可不就是这样。
再看郁老大他们,除了陈氏、郁琴手里拿着两个装衣物的包袱,一看就知道里面没啥东西,而郁老大更是两手空空的,哪有带什么?
好像每次他回来都是这样。
真是说得比唱的好听。
虽是这么想,但郁老大是读书人,还有两个出息的儿子,他们也不敢当着他的面说什么。
至于背后的议论,自然不会有人不识趣地传到郁家人耳里。
郁老大和村民们一一打招呼,一副随和的模样,直到抵达郁家,那脸色也淡下来。
他们进门时,郁家人正好在吃饭。
看到他们,所有人都愣住。
很快郁老太太就站起,朝大儿子扑过去,“老大,你终于回来啦!”
她实在太激动了,拉着大儿子的手,嘴唇都在哆嗦。
郁老爷子也是一脸欣喜之色,朝郁金姐妹几个道:“你们大伯回来了,还不快去给他们拿碗筷?”
“对对对,老大你们应该还没吃吧,快过来吃饭。”郁老太太急忙将大儿子拉到桌前坐下,生怕饿到她的好大儿。
郁金没说什么,去给他们拿碗筷。
只有三房一家神色有些古怪,看老爷子如此自然地吩咐郁金,觉得他可能因为大房的人回来太过高兴,忘记这些日子,他已经很少去吩咐二房的姐妹们做事了。
郁老大等人很自然地坐下来吃饭。
他们是特地赶在这时间回来的,正好回家里吃午饭,不用自己在县城开火,能省点粮食和柴火。
在县城居住,连喝口水、烧根柴都要花钱买。
郁敬宗、郁琴看了看桌上的饭菜,都不太高兴。
豆粥、青菜汤、咸菜疙瘩,连点油腥都没有,青汤寡水的,让他们怎么吃?
还不如在县城吃完饭再回来呢。
陈氏不由看向王氏。
要是以往,王氏为了讨好大房,这会儿肯定会高声和老太太说,赶紧去炒个鸡蛋给他们添个菜。
可经过这段时间郁离在郁家的恐怖支配后,她压根儿就没这心思。
只要郁离在郁家的恐怖支配一天不解除,她就没心思讨好大房,万一像丈夫说的那样,连郁老大也制不住郁离,那她是讨好了个寂寞? ↑返回顶部↑
桂花婶暗暗卒了一声,和身边的人说:“要真孝顺,回来也不见给父母带些东西,每次都是两手空空回来,离开时鸡鸭粮食等没少往城里带……”
这叫孝顺?
这是回来打秋风的穷亲戚吧?
和桂花婶走在一起的人神色有些古怪,觉得桂花婶这话挺有道理的。
仔细想想,可不就是这样。
再看郁老大他们,除了陈氏、郁琴手里拿着两个装衣物的包袱,一看就知道里面没啥东西,而郁老大更是两手空空的,哪有带什么?
好像每次他回来都是这样。
真是说得比唱的好听。
虽是这么想,但郁老大是读书人,还有两个出息的儿子,他们也不敢当着他的面说什么。
至于背后的议论,自然不会有人不识趣地传到郁家人耳里。
郁老大和村民们一一打招呼,一副随和的模样,直到抵达郁家,那脸色也淡下来。
他们进门时,郁家人正好在吃饭。
看到他们,所有人都愣住。
很快郁老太太就站起,朝大儿子扑过去,“老大,你终于回来啦!”
她实在太激动了,拉着大儿子的手,嘴唇都在哆嗦。
郁老爷子也是一脸欣喜之色,朝郁金姐妹几个道:“你们大伯回来了,还不快去给他们拿碗筷?”
“对对对,老大你们应该还没吃吧,快过来吃饭。”郁老太太急忙将大儿子拉到桌前坐下,生怕饿到她的好大儿。
郁金没说什么,去给他们拿碗筷。
只有三房一家神色有些古怪,看老爷子如此自然地吩咐郁金,觉得他可能因为大房的人回来太过高兴,忘记这些日子,他已经很少去吩咐二房的姐妹们做事了。
郁老大等人很自然地坐下来吃饭。
他们是特地赶在这时间回来的,正好回家里吃午饭,不用自己在县城开火,能省点粮食和柴火。
在县城居住,连喝口水、烧根柴都要花钱买。
郁敬宗、郁琴看了看桌上的饭菜,都不太高兴。
豆粥、青菜汤、咸菜疙瘩,连点油腥都没有,青汤寡水的,让他们怎么吃?
还不如在县城吃完饭再回来呢。
陈氏不由看向王氏。
要是以往,王氏为了讨好大房,这会儿肯定会高声和老太太说,赶紧去炒个鸡蛋给他们添个菜。
可经过这段时间郁离在郁家的恐怖支配后,她压根儿就没这心思。
只要郁离在郁家的恐怖支配一天不解除,她就没心思讨好大房,万一像丈夫说的那样,连郁老大也制不住郁离,那她是讨好了个寂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