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圣旨(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华夏百姓的要求其实並不高,不论什么世道,只要能让百姓安心种田、收穫,百姓都不会起来造反。
  只是就这么简单的要求,却也是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苦也!
  自己有朝一日,若能有成,真是要多替底层的百姓多考虑考虑啊。
  二月二十二,刘台收到梁克贞遣人送来的第一份连州情报。
  连州共有五千军士,其中派驻连山县和阳山县的各有五百,剩下四千拱卫州城,也就是桂阳县。
  两千人在城內,两千人在城外,互为角。
  据梁克贞观察,州城军士五天一操,可以算是训练有素了。
  刘台看著梁克贞手绘的等高线地图一一此前刘台已经在高等学堂给几个副將教授了此法一一,若有所思。
  从现有信息看,鲁景仁是个知兵的人,而且力量还不弱。
  因而怎么多考虑都不为过。
  之前几次攻城,大多是以巧为主。此次还能不能以巧取呢?
  若是无法用巧,则应当想办法把州城的四千兵调动出来才行。
  打野战,自己的军士操练更频繁,刘台相信军士素质是更高的,有信心能打贏。
  否则这四千兵倚靠连州城固守,自己几乎可以肯定是啃不下来。
  若是迁延日久,谁知道马殷等人会不会来捡个便宜。
  刘台站在地图前,陷入深思。
  二月二十七,武安军使者將朝廷中使和詔书送达连州。
  鲁景仁接到詔书后,也很是惊讶。怎么朝廷竟然看到了连州这个辟处一地的州?
  鲁景仁怎么也想不明白,难道是刘梦得的后代或者徒子徒孙搞的?
  朝廷中使一路南来,早已疲惫不堪,而且能被打发来岭南宣詔的人,又能有什么地位?
  自然是没办法解答鲁景仁的疑问。
  鲁景仁只好请教武安军的使者。虽说连州与潭州素无来往,但怎么著也是同在一个区划下。
  马殷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著朝廷將连州交给清海军?
  好在使者本来也就得了吩咐,当下便將姚彦章猜测的来龙去脉全告诉了鲁景仁。
  鲁景仁听了,喃喃自语道:“广州?”
  隨即若有所思起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