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东西二市见闻(5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綾罗绸缎、金银玉器、文房四宝、名家字画琳琅满目。
  酒楼茶肆林立,传出丝竹管弦之声和文人的吟哦。
  药行里飘出草药的清香,也有来自各地的奇珍异兽展示。
  然而,即使在东市,李炎也能看到墙角蜷缩的乞丐,以及衣著光鲜的豪奴当街呵斥驱赶小贩的景象。
  李炎强迫自己將目光从那些苦难上移开,努力平復心绪,但內心却是五味杂陈。
  李炎不时询问鱼弘志关於某样商品、某个行当的细节,鱼弘志凭藉多年在长安的根基和对三教九流的了解,总能给出详尽的解答,甚至能说出某些店铺背后的东家是谁。
  李炎听得认真,心中对这位胖管家的情报能力又高看了一分,也对这个时代的运作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与此同时,紫宸殿內一片寂静。仇士良屏退了所有閒杂人等,独自端坐在那张象徵著至高权力的御案之后。
  案上堆积的奏疏,此刻在他眼中,不再仅仅是国事文书,更像是一份份等待他裁决的权力清单。
  仇士良拿起一份关於山南东道请求减免部分遭旱灾州县税赋的奏疏,仔细阅读,提笔在准备好的纸条上写下:
  “灾情属实,然该道去岁已有积欠。可准其酌减三成,余者限期完纳。
  著该道观察使开常平仓平糶粮价,安抚流民。
  另,核减之数,需由户部记录在案,於他道税赋中勾销,不得拖欠。”
  笔锋稳健,意见老辣。
  处理完几份,仇士良端起內侍奉上的参茶,啜饮一口。
  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与掌控欲油然而生。
  批阅奏疏,代天子行权,这滋味。
  仇士良的嘴角勾起一丝弧度,他环视著空旷肃穆的大殿,目光扫过那那高高在上的御座。
  此刻,坐在这里执笔定夺天下事的,是他仇士良,而非那个正在市井閒逛的年轻皇帝!
  一丝得意渐渐取代了最初的谨慎。
  仇士良处理的速度加快,批註也越发简练有力。
  当看到一份御史弹劾某位依附於他的京兆府官员贪墨瀆职的奏疏时,仇士良眼中寒光一闪,毫不犹豫地在纸条上写下:
  “查无实据,显系诬告。留中不发,申飭该御史不得妄言!”
  笔锋凌厉,带著不容置疑的权威。
  批完这一份,仇士良甚至拿起那份纸条,对著殿顶藻井透下的天光看了看自己那遒劲有力的字跡,仿佛在欣赏一件杰作。
  一种口含天宪,言出法隨的巨大权力快感,让他几乎有些飘飘然。
  这大唐的江山,离了咱家,如何运转?陛下终究还是太嫩了。
  这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带著一丝轻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