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高崇文(3 / 6)
李炎闻言收回远眺的目光,落在高駢年轻但充满锐气的脸上,眼中闪过一丝激赏,隨即化作一种近乎承诺的郑重说到:
“好,高卿有此雄心壮志,朕心甚慰,待我大唐秣马厉兵,收復陇右河湟之日。
朕必以高卿为將,统率王师,踏破贺兰山闕,復我河山,扬我国威,望卿勿负此言。”
“末將,万死不辞。”高駢激动得几乎难以自持,重重叩首。
李炎伸手虚扶:“起来吧。”
李炎脸上的沉重似乎被这豪情驱散了些,仿佛忽然转了兴致,带著一丝文人雅士的閒適,问道:
“对了,高卿可曾读过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句?”
高駢稍愣,隨即恭敬道:
“回陛下,臣读过一些,不知陛下所言是哪一首名篇?”
李炎负手而立,仰望明月,清朗的声音在寂静的月夜下缓缓吟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將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炎吟罢,转头看向高駢,目光深邃的说到:
“此诗雄浑悲壮,道尽边关將士卫国之心,高卿可知,这龙城飞將,所指何人?”
高駢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回陛下,依末將浅见,龙城当指长平烈侯卫青奇袭龙城之壮举,
飞將则是指威震匈奴、被誉为飞將军的李广。”
“不错。”李炎讚许地点点头,隨即话锋一转,带著一种分享读书心得的口吻说道:
“朕这个人,最喜读史书故事,尤好与人品评其中人物得失。高卿可愿听朕絮叨几句?”
“末將洗耳恭听,能得陛下教诲,是末將的福分。”高駢连忙应道,心中却隱隱觉得,陛下刚才提到这两位汉朝名將,绝非偶然。
李炎负手踱了两步,声音平和的说道:
“那飞將军李广,一生驍勇,威震边陲,然终其一生,竟未能封侯。高卿可知其中缘由?”
高駢沉吟道:
“史书多言李將军数奇,或言其治军宽缓,末將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李炎停下脚步说道:
“其一,他站错了队,前汉景帝年间,七国之乱时,李广为驍骑都尉,隨太尉周亚夫平叛。
在协助梁王刘武守卫睢阳时,他竟私下接受了梁王颁授的將军印。”
李炎顿了顿,看向高駢,语气带著深意说道:
“那梁王刘武,在彼时是何等地位?他仗著竇太后宠爱,对帝位心存覬覦。
景帝削藩,意欲传位於己子,岂容他人染指?
李广此举,无异於在帝位传承这等泼天大事上,旗帜不明。 ↑返回顶部↑
“好,高卿有此雄心壮志,朕心甚慰,待我大唐秣马厉兵,收復陇右河湟之日。
朕必以高卿为將,统率王师,踏破贺兰山闕,復我河山,扬我国威,望卿勿负此言。”
“末將,万死不辞。”高駢激动得几乎难以自持,重重叩首。
李炎伸手虚扶:“起来吧。”
李炎脸上的沉重似乎被这豪情驱散了些,仿佛忽然转了兴致,带著一丝文人雅士的閒適,问道:
“对了,高卿可曾读过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句?”
高駢稍愣,隨即恭敬道:
“回陛下,臣读过一些,不知陛下所言是哪一首名篇?”
李炎负手而立,仰望明月,清朗的声音在寂静的月夜下缓缓吟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將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炎吟罢,转头看向高駢,目光深邃的说到:
“此诗雄浑悲壮,道尽边关將士卫国之心,高卿可知,这龙城飞將,所指何人?”
高駢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回陛下,依末將浅见,龙城当指长平烈侯卫青奇袭龙城之壮举,
飞將则是指威震匈奴、被誉为飞將军的李广。”
“不错。”李炎讚许地点点头,隨即话锋一转,带著一种分享读书心得的口吻说道:
“朕这个人,最喜读史书故事,尤好与人品评其中人物得失。高卿可愿听朕絮叨几句?”
“末將洗耳恭听,能得陛下教诲,是末將的福分。”高駢连忙应道,心中却隱隱觉得,陛下刚才提到这两位汉朝名將,绝非偶然。
李炎负手踱了两步,声音平和的说道:
“那飞將军李广,一生驍勇,威震边陲,然终其一生,竟未能封侯。高卿可知其中缘由?”
高駢沉吟道:
“史书多言李將军数奇,或言其治军宽缓,末將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李炎停下脚步说道:
“其一,他站错了队,前汉景帝年间,七国之乱时,李广为驍骑都尉,隨太尉周亚夫平叛。
在协助梁王刘武守卫睢阳时,他竟私下接受了梁王颁授的將军印。”
李炎顿了顿,看向高駢,语气带著深意说道:
“那梁王刘武,在彼时是何等地位?他仗著竇太后宠爱,对帝位心存覬覦。
景帝削藩,意欲传位於己子,岂容他人染指?
李广此举,无异於在帝位传承这等泼天大事上,旗帜不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