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司马懿:勿cue(3 / 5)
追封阿母为皇太后,身为人子,岂能不为阿母身后事尽一份心?
朕欲召白乐天回京,让这位阿母生前最喜爱的诗人,亲自为阿母撰写祭文与墓志铭,唯有他的才情与声名,才配得上阿母的贤德慈爱。
此乃朕的一片孝心,亦是对阿母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
李炎的脸上出现的踌躇与忧虑,语气也带上了一丝顾虑的说道:
“只是仇公,你说朕该以何等名义召他还京?
白乐天毕竟是四朝老臣,名满天下。
若直接以撰写亡母祭文、墓誌为由徵召一位功勋卓著的老臣,是否显得朕过於苛待老臣,不恤人情?
於朕仁孝之名可有损碍?仇公久歷朝堂,以为朕当以何名义相召,方为妥当?”
仇士良静静地听著,在脑中迅速思考:
不愧是你啊陛下,重情念旧,至孝至纯,却又如此爱惜羽毛,既想用人,还怕自己名声有损,落个苛待老臣的名声。
这份心思,倒是简单好猜。
白居易此人当年在元和年间,倒是跟著裴度、武元衡他们一起积极襄助宪宗皇帝削藩,是那短暂元和中兴的鼓吹者之一。
在朝堂之上他也没少上书言事,矛头直指宫闈宦官,那首《卖炭翁》,句句如刀,讽的不就是咱这些宫使?
“罢了,”仇士良很快做了决断,心中冷笑道:
“终究是个风烛残年、半截身子入土的老朽,且已远离中枢多年,在洛阳吟风弄月,还能翻起什么浪来?
陛下此举,彰显孝道,乃是堂堂正正的大义名分。
咱家岂能拂了这片孝心,至於白居易,哼,文采再好,难道还能效仿那司马懿,诈病赚曹爽,发动高平陵之变,反手顛覆了咱家不成?”
心中计议已定,仇士良面上立刻堆起理解和讚许的笑容,躬身道:
“陛下纯孝之心,感天动地,白乐天能为宣懿皇太后撰写祭文,亦是他的福分与荣耀。
老奴以为,陛下所虑极是,接徵召確有不妥,恐伤陛下仁德之名。”
仇士良略作沉吟,献计道:
“依老奴浅见,陛下不妨以资政之名义召回白乐天。
言明陛下初登大宝,渴慕老臣经验智慧,欲咨以政事,垂询治国之道。
可加授其一个荣誉性的高位虚衔,如尚书僕射之荣,此为尊崇老臣,彰显陛下求贤若渴、敬老尊贤之意。
至於撰写祭文、墓志铭之事,待其抵京,陛下再以私人孝思,温言相请,想必白乐天感念陛下厚恩与至诚孝心,必欣然应允,尽心竭力。
如此,公私两便,名实俱佳,朝野上下,亦只会颂扬陛下仁德。”
李炎闻言,露出如释重负的欣喜笑容,连连点头道:
“好,好,好,还是仇公有办法。
朕就知道,遇到难事问仇公,准没错,必有良策。”
李炎满意继续说道: ↑返回顶部↑
朕欲召白乐天回京,让这位阿母生前最喜爱的诗人,亲自为阿母撰写祭文与墓志铭,唯有他的才情与声名,才配得上阿母的贤德慈爱。
此乃朕的一片孝心,亦是对阿母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
李炎的脸上出现的踌躇与忧虑,语气也带上了一丝顾虑的说道:
“只是仇公,你说朕该以何等名义召他还京?
白乐天毕竟是四朝老臣,名满天下。
若直接以撰写亡母祭文、墓誌为由徵召一位功勋卓著的老臣,是否显得朕过於苛待老臣,不恤人情?
於朕仁孝之名可有损碍?仇公久歷朝堂,以为朕当以何名义相召,方为妥当?”
仇士良静静地听著,在脑中迅速思考:
不愧是你啊陛下,重情念旧,至孝至纯,却又如此爱惜羽毛,既想用人,还怕自己名声有损,落个苛待老臣的名声。
这份心思,倒是简单好猜。
白居易此人当年在元和年间,倒是跟著裴度、武元衡他们一起积极襄助宪宗皇帝削藩,是那短暂元和中兴的鼓吹者之一。
在朝堂之上他也没少上书言事,矛头直指宫闈宦官,那首《卖炭翁》,句句如刀,讽的不就是咱这些宫使?
“罢了,”仇士良很快做了决断,心中冷笑道:
“终究是个风烛残年、半截身子入土的老朽,且已远离中枢多年,在洛阳吟风弄月,还能翻起什么浪来?
陛下此举,彰显孝道,乃是堂堂正正的大义名分。
咱家岂能拂了这片孝心,至於白居易,哼,文采再好,难道还能效仿那司马懿,诈病赚曹爽,发动高平陵之变,反手顛覆了咱家不成?”
心中计议已定,仇士良面上立刻堆起理解和讚许的笑容,躬身道:
“陛下纯孝之心,感天动地,白乐天能为宣懿皇太后撰写祭文,亦是他的福分与荣耀。
老奴以为,陛下所虑极是,接徵召確有不妥,恐伤陛下仁德之名。”
仇士良略作沉吟,献计道:
“依老奴浅见,陛下不妨以资政之名义召回白乐天。
言明陛下初登大宝,渴慕老臣经验智慧,欲咨以政事,垂询治国之道。
可加授其一个荣誉性的高位虚衔,如尚书僕射之荣,此为尊崇老臣,彰显陛下求贤若渴、敬老尊贤之意。
至於撰写祭文、墓志铭之事,待其抵京,陛下再以私人孝思,温言相请,想必白乐天感念陛下厚恩与至诚孝心,必欣然应允,尽心竭力。
如此,公私两便,名实俱佳,朝野上下,亦只会颂扬陛下仁德。”
李炎闻言,露出如释重负的欣喜笑容,连连点头道:
“好,好,好,还是仇公有办法。
朕就知道,遇到难事问仇公,准没错,必有良策。”
李炎满意继续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