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四方云动(4 / 5)
“诸位,今日朝会,陛下借安西忠烈之事,其意已明。
改革图强之心,坚如磐石,文饶奉詔回朝,指日可待,以其经纬之才,雷霆手段,必为陛下改革之肱骨。
我等追隨文饶左右,戮力同心,若能辅佐陛下中兴大唐,再造盛世……”
陈夷行声音微微颤抖,带著一种近乎神圣的憧憬说道:
“纵使身后无缘配享太庙,能得陛下敕封,为一道一州之城隍正神,受官祀民祭,享万世香火,护佑一方黎庶,如此功业,如此归宿,夫復何求?”
郑覃、李绅等人闻言,脸上皆浮现出激动与嚮往的红光,纷纷頷首附和:
“陈公所言极是,追隨文饶公,中兴大唐,青史留名,城隍护佑,此生足矣。”
“正当如此。”
而在吏部侍郎李汉的值房內,牛党在京的骨干——京兆尹杨虞卿、刑部侍郎萧浣等人,皆面色凝重。
李汉一拳重重砸在案几上,震得茶盏乱跳,声音里充满了不甘与焦虑:
“都看到了吧?陛下这是铁了心要改弦更张。
李文饶那个老匹夫一旦回朝,登相位,必执掌中枢。
届时,这朝堂之上,焉有我等的立足之地?诸位,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汉充满希冀的目光扫过眾人,却只看到一张张写满苦涩与无奈的脸。
杨虞卿摇头嘆息,萧浣眉头紧锁,其余人等更是眼神躲闪,默然不语。
李汉见状,心里涌上一股巨大的无力,他颓然坐回椅中,仰天长嘆,声音充满了绝望:
“罢!罢!罢!看来也只能速速修书,遣快马送往洛阳,请僧孺公与宗閔公定夺了。”
相较於这几处密议的风云激盪,其他中立的官员、勛贵宗室以及大部分武將们,则显得平静许多。
他们或埋头公务,或闭目养神,或低声谈论著大朝会上的见闻,对即將到来的风暴,似乎选择了静观其变。
---
然而,长安城这座百万人口的巨大都会,却早已被大朝会的消息点燃。
宣政殿內关於安西忠烈、城隍敕封、皇帝改革意向的每一个细节,都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东西两市、坊间里閭。
在东市最负盛名的醉仙楼,在二楼雅座有一位身著浅青色官袍、面容清癯、眉宇间带著挥之不去的忧思与鬱结之气的年轻官员,此人正是弘农县尉李商隱。
他今日特意告假入京,费尽心思託了岳父王茂元的关係,约了一位在吏部颇有影响力的王茂元故旧,希望能为自己的仕途谋个转机,调离那令人窒息的弘农县尉之位,进入长安。
约定的时辰已过,那位贵人尚未到来,李商隱独坐窗边,心神不寧地自斟自饮。
楼下大堂和邻近雅间鼎沸的人声,却將大朝会的种种细节清晰地送入他耳中。
“听说了吗?陛下给那位守安西到死的郭郡王,追封了『忠烈』,还要立大碑,刻上所有战死的將士名字。”
“忠烈,好諡號啊,当得起。”
“不止呢,陛下还要封郭忠烈公当城隍老爷。
还是安西四镇的总城隍,先管著华州。” ↑返回顶部↑
改革图强之心,坚如磐石,文饶奉詔回朝,指日可待,以其经纬之才,雷霆手段,必为陛下改革之肱骨。
我等追隨文饶左右,戮力同心,若能辅佐陛下中兴大唐,再造盛世……”
陈夷行声音微微颤抖,带著一种近乎神圣的憧憬说道:
“纵使身后无缘配享太庙,能得陛下敕封,为一道一州之城隍正神,受官祀民祭,享万世香火,护佑一方黎庶,如此功业,如此归宿,夫復何求?”
郑覃、李绅等人闻言,脸上皆浮现出激动与嚮往的红光,纷纷頷首附和:
“陈公所言极是,追隨文饶公,中兴大唐,青史留名,城隍护佑,此生足矣。”
“正当如此。”
而在吏部侍郎李汉的值房內,牛党在京的骨干——京兆尹杨虞卿、刑部侍郎萧浣等人,皆面色凝重。
李汉一拳重重砸在案几上,震得茶盏乱跳,声音里充满了不甘与焦虑:
“都看到了吧?陛下这是铁了心要改弦更张。
李文饶那个老匹夫一旦回朝,登相位,必执掌中枢。
届时,这朝堂之上,焉有我等的立足之地?诸位,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汉充满希冀的目光扫过眾人,却只看到一张张写满苦涩与无奈的脸。
杨虞卿摇头嘆息,萧浣眉头紧锁,其余人等更是眼神躲闪,默然不语。
李汉见状,心里涌上一股巨大的无力,他颓然坐回椅中,仰天长嘆,声音充满了绝望:
“罢!罢!罢!看来也只能速速修书,遣快马送往洛阳,请僧孺公与宗閔公定夺了。”
相较於这几处密议的风云激盪,其他中立的官员、勛贵宗室以及大部分武將们,则显得平静许多。
他们或埋头公务,或闭目养神,或低声谈论著大朝会上的见闻,对即將到来的风暴,似乎选择了静观其变。
---
然而,长安城这座百万人口的巨大都会,却早已被大朝会的消息点燃。
宣政殿內关於安西忠烈、城隍敕封、皇帝改革意向的每一个细节,都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东西两市、坊间里閭。
在东市最负盛名的醉仙楼,在二楼雅座有一位身著浅青色官袍、面容清癯、眉宇间带著挥之不去的忧思与鬱结之气的年轻官员,此人正是弘农县尉李商隱。
他今日特意告假入京,费尽心思託了岳父王茂元的关係,约了一位在吏部颇有影响力的王茂元故旧,希望能为自己的仕途谋个转机,调离那令人窒息的弘农县尉之位,进入长安。
约定的时辰已过,那位贵人尚未到来,李商隱独坐窗边,心神不寧地自斟自饮。
楼下大堂和邻近雅间鼎沸的人声,却將大朝会的种种细节清晰地送入他耳中。
“听说了吗?陛下给那位守安西到死的郭郡王,追封了『忠烈』,还要立大碑,刻上所有战死的將士名字。”
“忠烈,好諡號啊,当得起。”
“不止呢,陛下还要封郭忠烈公当城隍老爷。
还是安西四镇的总城隍,先管著华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