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心嚮往之(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殿下,该用膳了。”贴身宦官轻声提醒。
  李承乾收回目光,恢復了平日的沉稳:“传膳吧。
  另外,將今日关於漕运和税赋的决议,再誊抄一份细则,孤要再看一遍。”
  ……
  殿內烛火摇曳,映照著李承乾略显疲惫的脸庞。
  精致的膳食摆在一旁,却並未动几筷。
  他的心思,早已不在这些五味之上。
  “青州……”
  他无声地咀嚼著这两个字,心头泛起一丝苦涩而又滚烫的涟漪。
  原本,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李世民远征,国事尽托於他,这是何等的信任,也是何等的“自由”。
  他最初甚至暗中筹划,待局势稍稳,便以“巡幸东方,安抚沿海,视察漕运”为由,亲赴青州。
  连路线和隨行人员,他都在心底悄悄盘算过几次。
  可现实,却是一道道无形的枷锁,將他牢牢钉在了这太极宫中。
  “殿下,山东、河南的秋粮已开始收割,各地粮赋统计需得中枢统筹,万万出不得差错啊。”
  “殿下,漕运乃前线命脉,关中丰收亦需漕运调剂,各枢纽官吏考绩、河道疏浚事宜,皆需殿下定夺。”
  “殿下,陛下亲征,国內宵小或生异心,十六卫兵马调度、各地府兵轮换,乃至长安城防,皆繫於殿下之身,不可须臾离京。”
  一桩桩,一件件,都如同沉重的锁链,將他“监国太子”的身份牢牢锁死在这权力的核心,也锁死了他奔向青州的脚步。
  他走不开,哪怕一步。
  最起码,在这关乎国本、关乎前线的秋收彻底完成,粮草物资运转顺畅之前,他绝无可能离开长安。
  这是一种令人窒息的责任感,也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囚笼感。
  他拿起那份关於漕运细则的文书,强迫自己將注意力集中其上。
  字跡工整,条陈清晰,何处设仓,何处转运,何时徵发民夫,如何防止贪腐……事无巨细,皆关乎国计民生。
  他看得越仔细,心中那点关於青州的幻想就越是縹緲。
  他不是那个可以任性妄为的普通亲王,他是大唐的监国太子,他的肩上,扛著万里江山,扛著前线数十万將士的补给,也扛著天下百姓的安稳。
  “呼……”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將文书轻轻放下。目光再次落到那份关於高句丽秘密使者的简报上。
  平壤城內的“大人物”?会是谁?莫离支渊盖苏文的政敌?还是高句丽王高藏本人不甘为傀儡,欲做最后一搏?
  无论是谁,这无疑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可能撬动辽东战局的棋。
  他本能地想去接触,去探听,去施展手腕。若能在父皇总攻辽东城的同时,从內部瓦解高句丽,这將是何等巨大的功绩?
  足以向天下,向满朝文武证明他李承乾的能力,绝不仅仅是一个只会守成的监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