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劳务输出,文化认同(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一个文明对另一个文明的征服,最彻底的方式,从来都不是刀剑,而是麵包与希望。
  “法比安。”他將报告递给一旁的首辅。
  “我们的新公民,安置得如何了?”
  “回稟首领,”法比安恭敬地回答,“第一批归化的赤金人,以阿克为首的技术工匠,已经在南大陆的新阳城安家。他们的工作热情很高,在种植园和新建的工坊里,都展现出了极高的价值。”
  “很好。”胜阳点了点头,“但,这还不够。”
  “我不要一群只懂得为我们干活的『赤金僱工”。”
  “我要的是,一群从里到外,都认同我们,愿意为我们而战的『白洛公民”。”
  胜阳深知,一个由无数不同部族、不同文化拼接而成的庞大城邦,其內部的隱患,远比外部的敌人更可怕。
  武力的征服只能带来暂时的臣服,唯有文化的认同,才能真正地铸就一个永不分裂的共同体。
  一场由胜阳亲自推动的、规模空前的“文化认同”工程,在白洛城邦的每一个角落,无声而深刻地展开。
  变革的核心,是文教司。
  在胜阳的授意下,文教司的权力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道新的法令被颁布:所有白洛城邦境內,年满五岁的孩童,无论其父母是何出身是白洛元老,是归化部族,还是被解放的奴隶一一都必须进入官方设立的学院,接受为期五年的强制性基础教育。
  教材被完全统一。
  孩子们学习的第一本书,不再是简单的识字图册,而是一部由文教司学者们连夜编纂的、名为《百洛起源》的史诗绘本。
  它用最生动的图画和最质朴的语言,讲述著火首领如何带领族人找到湖畔,鱼首领如何建立城邦,胜阳自己又如何击败强敌,开疆拓土的故事。
  在这部官方史诗里,所有后来併入的部族,都被描绘成“失散已久的兄弟”,最终在白洛的感召下,“回归了同一个伟大的家庭”。
  语言,是塑造认同的另一把利刃。
  学院內,所有的教学,都必须使用標准的白洛语。孩子们从小就在同一个语言环境中成长,潜移默化地,他们会忘却父辈的口音,將白洛语视为自己的母语。
  胜阳甚至还下令,创立了全新的公共节日。
  “丰收节”,用来庆祝生命之池的恩赐与所有农民的辛劳。
  “英雄日”,用来纪念所有为保卫城邦而牺牲的將土,无论他们来自哪个部族。
  在这些节日里,整个城邦都会放假。广场上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有免费的麦酒和烤肉,有精彩的戏剧表演,有不同部族之间的体育竞技。
  人们在共同的欢笑与纪念中,逐渐淡忘了彼此的出身,建立起了对“白洛人”这个新身份的共同记忆。
  而对於那些已经成年的新公民,胜阳的方式则更为直接一一利益捆绑与价值输出。
  他下令通商司与百工司合作,在所有新归附的区域,大规模地推广“家庭工坊”计划。
  城邦会以极低的利息,向那些有手艺的新公民提供贷款、工具和原材料,鼓励他们建立自己的小作坊,生產纺织品、陶器、家具等生活用品。
  而这些產品,又会被通商司以一个合理的价格统一收购,通过庞大的贸易网络,销往世界各地。
  “让他们富起来。”胜阳对法比安说道,“当一个人的財富、家庭和未来,都与这座城邦的繁荣紧密相连时,他就再也不会有背叛的念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