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开军校!开军校!开军校!(求月票)(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由检冷笑一声,这哪里是什么兵家策论,分明不过是一篇文采稍弱的进士文章而已。
  通篇都是天人感应、道德感化、天命所归,听起来玄之又玄,实则虚无縹緲。
  他铁青著脸,又翻开了第二题。
  第二题的题目,在朱由检看来设置得更有价值,也更难回答。
  古之戎车、舟师,沿及千年,其利安在?
  后世车船之制不一,孰利孰弊?
  请结合李陵浚稽山之战,牛车为营,终被匈奴铁骑所破;曹操赤壁之役,铁索连舟,终遭祝融之灾。
  论我朝用车战以御虏,用海战以防倭,二策是否可行?
  好!
  这才是真正的军国要务,直指大明当时的军事困境。
  但要答好这题,非得有踏踏实实的边地海疆实战经验才行,他反正是答不上来。
  却不知这位状元公又打算怎么回答?
  朱由检快速扫过第二份答案
  果然,这位状元公的答案,却又是一碗陈年老汤,换汤不换药。
  对於车阵和舟师的利弊,不过蜻蜓点水。
  转而又开始高谈阔论——器有利钝,存乎其人;法有优劣,惟在得人。故知圣王之应天下,惟其时,惟其人而已。
  朱由检只觉胸中一股鬱气直衝脑门。
  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说来说去,不过是为自己的无知开脱而已!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如刀,扫过殿下那三位噤若寒蝉的武学教习。
  ……
  看著眼前这三人的瞬间,他就明白了!
  为何这等空谈误国的文章,竟能得到翰林考官们的一致推崇?
  因为评判的,是那些不通兵事、好为虚言的文官!
  因为教授的,是这些皓首穷经、寻章摘句的酸儒!
  他们自己就不懂军事,不懂战爭的血与火。
  他们所能欣赏的,也只有这种附庸风雅、阳春白雪的锦绣文章!
  名为选將,实为选文!
  名为考武,实为考德!
  器不称其名,则必有偽!
  名不副其实,则必有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