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空头支票(2 / 4)
刘辩心中雪亮。
说到底,在这个“有兵便是草头王”的时代,一封轻飘飘的敕书,並不能为袁绍带来实际的俸禄、兵甲或粮草。
它唯一的价值,便是那金光闪闪的“正统名分”。
而这虚无縹緲的“名分”,却是如今天下群雄,特別是出身四世三公、极度重视门第礼法的袁绍,最最渴望的东西。
是他们粉饰野心、號令他人、攫取更大利益的遮羞布与通行证。
讽刺吗?
这满殿將相趋之若鶩、不惜代价也要爭抢的“空头支票”,对座位上这个徒有其名的少年天子而言,不过是需要耗费一点口舌的成本。
这“封赏”的权力,看似虚无縹緲,实则是他手中仅存的、为数不多的、至关重要的政治资本。
是他在这个乱世棋局中,唯一能用来交易、制衡、甚至……保命的筹码。
也正因为如此……
这最后的资本,绝不能贬值!
不能让它如同滥发的空头支票一样,在诸侯手中隨意传递,最终沦为笑柄。
更不能让它显得来得太过轻易、太过廉价。
否则,今日封一个“大將军”袁绍,明日王匡、张邈便会来求“驃骑將军”,后日曹操也会来要个“卫將军”……
长此以往,这皇命、詔书的最后一丝神圣性也將荡然无存。
而他刘辩,將成为彻头彻尾的笑话,他手中的敕命將变成真正的废纸,再无半分价值,连这唯一能让人有所顾忌的名器,也彻底失效。
这才是真正的灾难!
所以刘辩眼下必须让它保持稀缺,保持神圣,保持……高高在上。
每一次封赏,都儘可能地要慎之又慎,哪怕不能让对方付出足够的代价,也必须让对方感受到……这是来自独有地恩赐,而非唾手可得。
而逢纪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此事,其用心……自然绝非仅仅如他所说,是为了“便於驾驭眾人”、“震慑宵小”那么简单。
刘辩心中清楚。
这分明是袁绍在提前布局,想在攻破洛阳之前,先抬一抬自己的身价。
获得一个更高的起点。
届时,洛阳光復,朝廷重建,袁绍挟“討董首功”与“天子加封”之威,再图更高的权位。
那时,一眾诸侯纵然心有不满,也难有微词。
如此一对比,这个节骨眼上,倒是的確比什么姻亲要来得实在。
这么一想,这般步步为营,懂得取捨之心性,倒不像是袁绍手笔,反倒像是逢纪自己的主意。
不过……刘辩转念一想,自己对袁绍加官进爵,倒也並不反感。
眼下,他需要韜光养晦,需要依附袁绍这棵大树。
袁绍势大,对他暂时而言,利大於弊。 ↑返回顶部↑
说到底,在这个“有兵便是草头王”的时代,一封轻飘飘的敕书,並不能为袁绍带来实际的俸禄、兵甲或粮草。
它唯一的价值,便是那金光闪闪的“正统名分”。
而这虚无縹緲的“名分”,却是如今天下群雄,特別是出身四世三公、极度重视门第礼法的袁绍,最最渴望的东西。
是他们粉饰野心、號令他人、攫取更大利益的遮羞布与通行证。
讽刺吗?
这满殿將相趋之若鶩、不惜代价也要爭抢的“空头支票”,对座位上这个徒有其名的少年天子而言,不过是需要耗费一点口舌的成本。
这“封赏”的权力,看似虚无縹緲,实则是他手中仅存的、为数不多的、至关重要的政治资本。
是他在这个乱世棋局中,唯一能用来交易、制衡、甚至……保命的筹码。
也正因为如此……
这最后的资本,绝不能贬值!
不能让它如同滥发的空头支票一样,在诸侯手中隨意传递,最终沦为笑柄。
更不能让它显得来得太过轻易、太过廉价。
否则,今日封一个“大將军”袁绍,明日王匡、张邈便会来求“驃骑將军”,后日曹操也会来要个“卫將军”……
长此以往,这皇命、詔书的最后一丝神圣性也將荡然无存。
而他刘辩,將成为彻头彻尾的笑话,他手中的敕命將变成真正的废纸,再无半分价值,连这唯一能让人有所顾忌的名器,也彻底失效。
这才是真正的灾难!
所以刘辩眼下必须让它保持稀缺,保持神圣,保持……高高在上。
每一次封赏,都儘可能地要慎之又慎,哪怕不能让对方付出足够的代价,也必须让对方感受到……这是来自独有地恩赐,而非唾手可得。
而逢纪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此事,其用心……自然绝非仅仅如他所说,是为了“便於驾驭眾人”、“震慑宵小”那么简单。
刘辩心中清楚。
这分明是袁绍在提前布局,想在攻破洛阳之前,先抬一抬自己的身价。
获得一个更高的起点。
届时,洛阳光復,朝廷重建,袁绍挟“討董首功”与“天子加封”之威,再图更高的权位。
那时,一眾诸侯纵然心有不满,也难有微词。
如此一对比,这个节骨眼上,倒是的確比什么姻亲要来得实在。
这么一想,这般步步为营,懂得取捨之心性,倒不像是袁绍手笔,反倒像是逢纪自己的主意。
不过……刘辩转念一想,自己对袁绍加官进爵,倒也並不反感。
眼下,他需要韜光养晦,需要依附袁绍这棵大树。
袁绍势大,对他暂时而言,利大於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