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劈开亚非大陆,饮马地中海,剑指欧(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二,也是最关键的,运输量。一艘海运大船,载重量能达到几十万斤。将这几十万的物资,从船上卸下来,需要多少人力?再装上去,又需要多少人力?如果没有这条运河而要进行绕行的话,就要装卸两回,光这个费用就不小了。
  而且,装载这些物资,按照每辆马车运载五百斤算,得需要一千多辆马车了。
  人吃马嚼四百里之遥,需要多少时间和成本?
  也就是出于军事调动或者救灾的考虑,才能够不惜成本。
  正常情况下,没有这条运河的话,欧罗巴和亚洲进行商业贸易,必须是香料、丝绸、瓷器、宝石等高价值物资。在这个时代的西方,东方运来的瓷器价比白银,运费太高也是关键原因之一。
  另外,这还是一艘船的装载量,十艘呢?百艘呢?
  就算你愿意不惜成本进行运输,哪来的那么多装卸工?那么多牲口?这些装卸工、牲口所需的各种的物资又如何供应?
  所以,粗略计算的话,随着苏伊士运河的修建完成,东西方的贸易量能增加十倍都不止!
  东西方交易粮食、木材等低价值却大宗的货物,也成为了可能。
  军事方面的意义更是重大,原本赵朔汗国的诸多领地虽说结为一体。但是,没有苏伊士运河,赵朔的海军八旗,无法进入地中海。自然也就无法帮助赵朔汗国,控制罗马尼西亚、拜占庭、格鲁吉亚、西罗斯等地。对于这些地区,赵朔汗国只能通过陆路进行控制,陆运的成本太高了,着实有些鞭长莫及。
  现在苏伊士运河一开通,赵朔汗国的海军畅通无阻,可以直接进入地中海和黑海了。
  无论是控制这些地区,还是将这些地区的大宗物资运输出来,或者将东方的大宗物资输入,都比以前容易了数倍。
  如果把赵朔汗国比做一个人的话,这苏伊士运河的修成,简直相当一个人打通了任督二脉,与之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上,别说这个时代了。就是到了后世,苏伊士运河一堵塞,马上就上重大新闻,整个世界都要打喷嚏!
  “如今,我国的海军从华夏出发,完全走水路,就可以到达欧罗巴的诸沿海城市,威胁欧罗巴。”
  “罗斯、罗马尼西亚、拜占庭、格鲁吉亚、叙利亚的大宗物资,正式进入国家的贸易体系。”
  “欧罗巴在撕毁合约之前,不会限制双方的通商,和我国的贸易量也将大增。”
  “还有,为了修建这条运河的工人饮水,我们挖了不少淡水渠。如今这些淡水渠大派用场,将运河以西的十数万顷沃土。”
  ……
  史嵩之全程参与了修建苏伊士运河的修建。单凭这件事,就足以在史书上浓墨重彩的记上一笔了。
  他站在赵赫的身旁,颇为与有荣焉地介绍着。
  赵赫站在旗舰的甲板上,静静地听着。灼热的风裹挟着沙粒,打在赵赫的脸上带着粗糙的触感。
  待史嵩之讲完,赵赫道:“很好,这条运河的确称得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你和胡榘、秦九韶都是有功之臣。我在这里向你们交个底。应该用不了多久,父王就会有旨意下,封你们三人尽为伯爵。”
  “谢王上隆恩!”
  三人齐向东方,大礼参拜。
  对于史嵩之来说,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为公爵了。但是,宋国的公爵怎么和赵朔汗国的伯爵比?
  那是有着实封的一县之地,可传之子孙,与国同休的!
  胡榘和秦九韶更是高兴,以他们在宋国的身份地位,是没可能封爵的。
  就是在赵朔汗国为普通的文官,封爵的可能性也不大。
  做梦都没想到,修了这条运河,直接封伯爵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