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253黄金珍珠变现四千万美金!(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分钟后,他抬起头,眼神已经恢复了平时的精明与沉稳,甚至因为面对挑战而显得更加锐利:
  “老板,首先,黄金出手相对容易,因为它是硬通货。
  如果选择卖给银行,比如汇丰、渣打,他们有一套标准的检验流程,按照当时的国际金价,一两天内就能完成交易,流程规范,资金安全,但价格就是纯粹的国际牌价,没有任何溢价,而且银行的记录会非常清晰。
  如果选择卖给周大福、周生生、景福这类大的珠宝金行,他们同样有很强的消化能力,而且因为黄金对他们来说是必需的生产原料,最近的国际黄金价格又一直在上涨,他们囤货的意愿肯定很强,收购价格应该可以比国际金价稍微上浮,这需要谈判。
  但他们的检验流程可能更细致,谈判周期也会比银行稍长一些。”
  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分析珍珠的出路:“至于珍珠,出手的渠道自然也是这些顶级的珠宝公司。
  考虑到珍珠和黄金的潜在买家高度重合,而且同时抛出两种硬通货能极大增强我们的议价能力,我认为可以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交易方案,同时和几家最有实力的珠宝公司进行接触和洽谈。
  这样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好的整体报价,也能制造竞争,避免单一家族压价。
  关于来源证明问题……”
  梁博涛的声音不自觉地压得更低,“在港岛这个自由港,黄金贸易本身是相对自由的,监管重点在于税务,对于实物黄金的来源,只要不是贼赃,且数量不是特别惊人到引发监管机构直接关注,通常有实力的买家都有自己的‘消化’渠道。”
  阳光明知道,这个时期的港岛,还没有形成一系列的反洗钱监管规则。实物黄金的出售,只要有渠道,并不算难,监管也不算严。
  梁博涛继续说道:“港岛是自由港,珍珠作为天然有机宝石,没有进口关税,不涉及税务的监察,监管更为宽松。
  对于这些树大根深、背景复杂的珠宝公司来说,他们自有办法处理这类‘特殊商品’的入库和登记问题,重点在于货品的质量是否足够顶级,价格的吸引力是否足够大。
  只要我们不过分张扬,选择可靠的有信誉的合作方,操作过程注意保密,风险是可控的。”
  阳光明认真听着梁博涛条理清晰、切中要害的分析,心中对他的评价又高了一层。
  他拉开书桌的抽屉,取出两个早就准备好的,内衬黑色丝绒的精致木盒,推到梁博涛面前。
  “这里面是十颗南洋白珠和十颗南洋金珠,都是我挑选的样品,品相、大小、光泽、圆度,都与那七千颗珍珠处于同一水平。
  你可以拿着它们去和潜在买家接触,让他们直观感受货品的价值。”
  阳光明说着,打开了盒盖。
  顿时,柔和而深邃、仿佛自带生命力的珠光映亮了桌面附近的区域,那饱满的形态、纯净的颜色和毫无瑕疵的珍珠层,无声地诉说着它们的珍贵。
  梁博涛虽然不是专业的珠宝鉴定师,但基本的鉴赏力和市场价值判断力还是有的。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颗金光流转、直径目测超过15毫米的金珠,对着窗外射进来的自然光仔细观看。
  那浑圆完美的形状、浓郁华贵如液态黄金般的光泽、以及镜面般光滑毫无瑕疵的表面,让他瞬间明白了这批珍珠为何能价值两千万美元以上。
  这绝对是顶级收藏品和高级珠宝的品质!
  “品相确实极佳,是我见过最顶级的货色之一。”梁博涛由衷赞道,将珍珠轻轻放回盒内铺着的黑色丝绒上,动作轻柔。
  阳光明看着梁博涛,知道是时候抛出准备好的激励方案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尤其是在这件事上。
  “博涛,为了促使这项工作能够以最快速度、尽可能以最理想的价格完成,我承诺,在这批黄金和珍珠的总销售额中,给你百分之一的提成,作为你的特别奖金和活动经费。”
  他稍微停顿,让梁博涛消化这个信息,然后才说出那惊人的数字:“根据我的初步预估,总销售额绝对超过两千万美元。这意味着,如果你能顺利完成这项任务,你将获得超过二十万美元的奖励。”
  “二十万美元……”梁博涛感觉自己的心跳再次漏了一拍,甚至能听到血液冲上头顶的微弱轰鸣声。
  在1979年的港岛,这绝对是一笔足以改变许多人命运的巨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