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建国开元(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个以海洋为根基,以工商为血脉,以全球为棋盘的华夏帝国,在世界的东方,冉冉升起。
  它將彻底改变这片土地的命运。
  也將彻底改写华夏民族未来数百年屈辱的歷史。
  而这一切的开端,只是因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
  和他那位坐在轮椅上。
  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的,皇帝老爹。
  公元一年,大夏建国。
  这个消息,如同一场风暴,以远超季风的速度,席捲了整个南洋。
  朱桂颁布的两道旨意,更是让这场风暴增添了无尽的变数。
  第一道旨意,废年號,行公元纪年。
  对於那些刚刚归附的土著国主和见多识广的西洋商人来说,这不过是个新奇的说法。
  但对於大夏国中那些出身大明的文武官员而言,这无异於一场思想上的地震。
  君王不以姓氏纪年,而是將自己置於一条更宏大的歷史长河之中。
  这背后透露出的胸襟与格局,让他们在惶恐之后,生出一种莫名的振奋。
  而第二道旨意,则在底层掀起了真正的狂涛骇浪。
  凡大夏境內之奴隶,劳作十年,通过考核,即可入籍。
  这短短一句话,对於数十万被贩卖、俘虏,挣扎在最底层的奴隶而言,不亚於天光乍现。
  他们中的许多人,是被海盗掠来,或是从战败的部落中被强行掳走,早已没了故乡,没了亲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已忘记。
  他们活著,只是一种惯性。
  可现在,朱桂给了他们一个看得见,摸得著的目標。
  只要勤恳劳作,只要学习汉话,只要遵守律法,十年之后,他们就能成为一个“大夏人”。
  他们的子孙,甚至可以和那些高高在上的汉人一样,入学,参军,甚至做官。
  希望,是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
  当这道旨意通过各级官吏,传达到每一个矿场,每一座种植园,每一个工坊时,整个大夏的底层沸腾了。
  无数奴隶跪在地上,朝著上京城的方向,泣不成声地叩拜。
  他们或许还叫不出新皇帝的名字,但他们知道,有一个人,给了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
  自此,大夏的土地上,再无消极怠工。
  那些过去需要监工用鞭子抽打才能干活的奴隶,如今眼中都燃起了火焰。
  他们劳作的汗水,不再是为了苟活,而是为了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
  整个新兴的海洋帝国,从最根基的层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