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超级变形的施耐德(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活塞在向前运动的时候,空气被压缩。
  通过液压油的传动和空气的压缩,来抵消火炮的后坐力。
  当炮管的发射过程完毕。
  压缩空气开始膨胀,这样又通过液压油的传动,再次使炮管复位。
  如此往复,就完成了火炮的一个发射过程。
  而且在炮管带动的,上部驻退活塞缸的最前方,还有一个可调节的进气孔。
  通过调节驻退活塞的进气量,造成空气负压的不同,而调节火炮炮管的后退行程和压力。
  这个设计可以说是非常巧妙。
  再有一个,就是它的炮弹设计非常有特点。
  相对于同时期其它75毫米山炮的炮弹。
  它的弹体相对细长。
  长径比在4.5左右。
  而且它的头部弧高适中。
  既保证一定的空气动力性能,又便于安装触发或延期引信。
  与一些高爆弹的尖锐风帽形头部不同,也不像早期榴霰弹那样头部过钝。
  属于是兼顾射程与杀伤效果的设计。
  这两点是陈常在一开始,就准备把施耐德m1923,作为自己新研发的火炮基本参照物的原因。
  但是,陈常在认为如果再经过一些升级的话,这门火炮将会变得更优秀。
  现在陈常在手下虽然有了一定的工业能力。
  但是他的工业体量,相对于小鬼子来说,简直是微小到不值一提。
  如果小鬼子的工业体量是一个超级大企业的话。
  那么陈常在这里,最多也就算是一个小作坊。
  虽然陈常在也是在努力的提升这里的工业能力和体量。
  但是工业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
  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
  挖矿石炼钢铁需要时间。
  把钢铁变成各种设备和工具武器更需要时间。
  想要生产一把枪容易。
  但是想要生产一万把枪,那就需要不断的积累工业基础和设备数量了。
  这种工业体量的差别,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赶上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