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简陋但实用的风洞(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84章 简陋但实用的风洞
  对于这门新炮的数据,所有人都是认同的。
  负责冶炼铸造锻压的张师傅,对于这门火炮炮管的锻造认为没有什么问题。
  锻造75毫米口径的炮管,这对于五百吨锻压机来说,完全在它的压力范围之内。
  绝对能够把棒材的棒芯给锻透。
  至于那对铝镁合金的轮辋,和火炮上各种铝合金部件的铸造工作。
  这对于老铸造张师傅来说,那可就更简单了。
  机械厂的刘师傅,对于使用无缝钢管管轧机,初步加工出来这根炮管,和之后镗孔和拉销的问题,也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并对加工出来这门七五口径炮管,和那个加大药室结构的炮尾,给立下了军令状。
  保证能够完成加工任务。
  而精密件厂的吴师傅也对这门炮上那个,液压空气弹簧驻退复位器上的两个核心部件驻退活塞给出了保证。
  对于这炮上的机械瞄具和光学瞄具也是打了包票。
  他们能够做到技术图纸上的技术要求。
  总部军械厂的赵厂长,对整个炮架的加工。
  和高低机以及转向机的加工,也认为这完全在他们的技术范畴之内。
  因为这个炮架主体结构,和他们现在生产的步炮一型步兵炮的炮架主体结构,基本上一致。
  唯一不同的,也就是板材厚一些,重量大一些。
  一些细节的地方有些区别。
  因为这门炮为了把左右射界放大到左右十五度。
  所以放弃了施耐德m1923山炮的单驻腿结构,而是采用了开式双驻腿结构。
  所以如果不算一些细节的话。
  这个新型山炮,它的炮架总体结构,就和那个步兵炮的结构基本相同了。
  弹药厂的刘厂长,在面对这门新炮的炮弹时,虽然感觉到会有一些难度。
  但是他对于攻克这枚炮弹的制造工艺他还是有信心的。
  至于这门火炮炮轮上那对,三腔室空心轮胎。
  轮胎厂也认为没有问题。
  他们都不需要换模具,直接用三轮车的轮胎,手工胶合上三个橡胶隔板就可以了。
  至于内胎,不过是用制作大内胎的方法制作成三个小气囊而已。
  这种事非常简单。
  而且陈常在在设计炮轮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通用性的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