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美丽的线条(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我们现在的五百吨锻压机,只能满足小功率航空发动机曲轴的锻压要求。
  但是我们的那个一千吨的自由锻锻压机也快要成功了。
  我想最多再有三个月,这台一千吨的锻压机,就能给你们锻造出来,满足中等功率以上的,航空发动机的曲轴了。
  而未来,我们还将会有五千吨、一万吨的锻压机和水压机。
  到那时,你们想要什么样的曲轴我们都可以给你们锻造出来。
  但是你们得至少要有这个需求才行。
  别到时候,我们已经有了更好、更大的锻压机,你们却没有研发出来更新型的航空发动机,和更好的飞机。
  那我们该怎么给你们生产什么呢?
  所以,同学们,我们现在还只是刚刚起步,可是连一点真正的成绩都还没有拿出来呢。
  我们还需要更加的努力啊。”
  陈常在的这一段话,让所有飞机研发小组的同学们,只能低着头,连话都说不出来。
  他们这大半年来,已经是非常努力了。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上面的进度却并不是那么快。
  至少与地面设备和武器装备发展方面相比较,进度是非常慢的。
  这里面既有材料的原因,也有技术难度的原因。
  更主要的就是他们的底子太薄。
  在整个航空研发小组中,学历最高、最专业的,也就是属于苏志宏了。
  其他的那些人,他们的起点确实是太低了。
  这些人中哪怕是有从外地投奔到陕北的,读过高中大学的学生。
  但是他们所学的专业也不是航空专业。
  他们之所以能够进入到飞机研发小组,一个是因为他们都对飞机感兴趣。
  再一个也是陈常在认为他们对飞机这个东西有悟性,这才把他们给召集了起来。
  但即便是再有悟性的人,也不可能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就完全掌握关于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的所有知识。
  飞机和陆地上的东西不一样。
  在陆地上不管出了什么事,你总还是有很大的逃离机会的。
  所以有些东西还能凑合一下。
  但是在天上的话,那可就不一样了。
  人到了天空上之后,你的命运就只能交给你驾驶的那架飞机了。
  如果飞机坠毁了,飞行员能够活下来的机率其实并不是那么高。
  哪怕是跳伞也一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