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风险对冲(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提起糜家,叔侄三人都沉默了!
  他们陈家当年跟糜家同为徐州大族,且他们陈家比糜家的出身更高,凭藉官宦身份將商贾出身的糜家压的死死的,可现在呢?
  糜竺被偽汉封为世袭越国公不说,连糜芳那个二五仔都成了世袭侯爵。
  就糜芳犯的那事,放別的世家早诛灭九族了,反观糜芳,跑到林邑做土皇帝不说,尚未出生的儿子还被封为象林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这可是实打实的诸侯国君吶。
  糜家一公一侯,这种荣耀別说现在,就算翻遍整个大汉歷史估计也找不到几个。
  再看他们陈家,在朝中毫无根基,堂堂家主竟只是个小小郎中,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估计用不了多久,堂堂下邳陈家怕就要泯然眾人了。
  昔日小弟位极人臣,昔日大哥却泯然眾人,这种落差谁受得了?
  所以每次想起糜家,陈家眾人就像吃了活苍蝇一般难受。
  不怕兄弟过的苦,就怕兄弟开路虎啊。
  陈肃苦涩的嘆道:“跟糜家一样封为国公,你可真敢想,你咋不说直接封王呢?”
  在刘备大肆封公之前,大汉只出现过两位公爵,一位是安汉公王莽,一位是魏公曹操,结果王莽篡位了,曹操称王让儿子篡位了。
  如此说来公爵算是权臣的標配,是篡位的必要流程之一。
  刘备登基后却反其道而行,一口气封了九位国公,让陈肃严重怀疑,刘备是想通过公爵的数量稀释公爵的含金量,打断这个篡位流程。
  不过刘备封完好像后悔了,將简雍的燕国公移给其子简桓,將其赶到扶南当国君去了。
  还有马超,听说马超西逃了,现在所有人都不知道马超跑到哪了,马超估计也不知道自己被封为国公了,如此算来刘备当初封的九位国公现在只剩七个了,这距离刘备封公可还不足一年吶。
  不过那又有什么关係,虽然公爵这个特殊爵位被刘备稀释了不少,但依旧比侯爵尊贵太多,获封公爵就等於拥有了免死金牌,届时不管科举还是察举,都对家族產生不了任何影响了。
  但封公是原始股的標配,他们陈家现在投靠刘备,得立下多大功劳才能被封公啊,公爵这种荣耀陈肃是真不敢想。
  陈瑜嘆息道:“可若不封公咱们在糜家面前就永远矮一头,选择性错误啊。”
  这个错误是上任家主陈登犯的,陈登当初若坚定不移的跟著刘备走,现在封公的可能就是他们陈家。
  陈皮一巴掌呼在他的后脑勺上骂道:“说什么胡话呢,不过家主,公爵虽不敢奢望但侯爵还是可以爭取一下的,侯爵爵位依旧可以保咱们陈家不受科举影响,哪怕科举不中,陈家后代依旧可以凭藉爵位享受荣华富贵,再凭藉荣华富贵慢慢培养族中子弟,老夫就不信那么多子弟没一个成器的。”
  比不了天赋就比財富,比不了质量就比数量,用充足的財富將族中子弟拉出来集体培养,那些子弟再平庸,一百个人里总能砸出一个进士吧?
  但想做到这点就得保住家族財富,为族中子弟赚取足够的教育资金,而想保住財富就得获得爵位,没有爵位护体,財富越多死的越快。
  陈肃说道:“叔父言之有理,但侄儿才能平庸,想凭自身实力获得爵位怕不那么容易。”
  陈家唯一有能力获得爵位的是他爹陈登,可惜他爹还没来得及建功立业就吃鱼膾把自己给吃死了,导致陈家至今没有获得爵位,至於陈肃,自问没有他爹的本事,只能躺平,延缓家族衰落速度。
  陈皮捋须道:“在曹魏自然不可能,但若投靠刘皇叔,助刘皇叔夺回徐州,怎么著也能封个亭侯。”
  大汉祖制,非刘不王,非功不侯,想要封侯就得开疆拓土建立军功,功名但在马上取嘛。
  “这个……”陈肃蹙眉陷入迟疑。
  投靠刘备出卖曹丕確实是快速获得爵位的办法,但背叛不是小事,他有些下不了决心。
  陈皮见他没有当面拒绝便知有戏,继续劝道:“家主,你觉得魏汉之间谁的胜算大点?”
  陈肃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道:“自然是偽汉,偽汉人口土地虽不如大魏但是团结啊,刘备已完成改革可以安心积蓄力量,反观曹魏,朝堂之上各种派系爭权夺利,將精力全都浪费在了內耗之中,前段时间钟太傅虽然逼迫各大士族签了《临时税法》,但这玩意签订容易,执行起来却是未必,毕竟谁也不想把自己的钱拱手让给朝廷,各大士族肯定已经在思索偷税漏税的对策了,远的不说就说咱们陈家,叔父愿意把最近走私赚来的钱交给朝廷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