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求人办事(1 / 2)
所谓渗透就是通过各种理由和手段將自己人送到其他阵营去,让他们在对方阵营扎根升迁,逐步掌控对方的权力,最后將对方的一切都接收过来的意思。
送去渗透的人选自然是以关兴训练的特种兵为主,这支大军本来就是准备派去渗透曹魏的,抽调一部分送去辽东,加入公孙氏的大军,再通过立功升迁逐步掌控公孙大军,如此等朝廷北伐的时候,这群人就能与朝廷里应外合,甚至直接起义,將公孙大军带回朝廷了。
刘备笑道:“我就是这个意思,还有高句丽和扶余,这些小族目前看著不起眼,似乎动动手指就能灭掉,但若放任不管任其发展,迟早会变成中原的心腹大患,安国可是说了,强大的隋朝就是被高句丽给拖死的。”
目前的辽东除公孙氏之外还有高句丽和扶余两个小族,確切的说是一个族,因为高句丽是从扶余分裂出去的。
汉元帝建昭二年,扶余王子朱蒙在爭夺王位的过程中失败,被迫出走建立了高句丽,距今已二百多年了。
也就是说高句丽的歷史比刘秀建立的大汉歷史都长,扶余又是高句丽的母国,歷史更长。
这么两个歷史悠久的小国再不遏制的话,迟早成长为中原的心腹大患。
刘备如今虽只是偏安江南,却有吞併中原一统天下的雄心,在心里早將自己当成了天下的主人,既然如此,肯定要提前布局,在统一中原之后顺手灭掉高句丽和扶余,避免他们成长为后世隋唐时期那样的庞然大物了。
诸葛亮思忖道:“可以是可以,但从安国的特种兵中选人暂时怕是不行,特种兵大多都是江南人士,去到辽东会被冻死的。”
辽东是出了名的苦寒之地,冬季长达半年,这个时代又没羽绒服大衣更没暖气,南方人去了辽东根本承受不住。
诸葛亮说道:“再者江南跟辽东语言都不通,交流起来太费劲,所以臣还是建议让公孙氏从辽东派批人过来交给安国教导,辽东百姓也是大汉子民,跟朝廷没有隔阂,被关兴思想教育一番的话肯定会投向朝廷的。”
比起派特种兵过去,诸葛亮更倾向於让辽东学生过来,只要过来,以刘备的人格魅力加上关兴的思想教育,肯定会將这批辽东学生变成大汉的忠臣。
而且辽东来的人更受公孙氏信任,学成回归之后更容易受到公孙氏的重用。
刘备思忖道:“也行,反正安国都教一批了,再教一批也算轻车熟路了,不过话说回来,既然辽东的学生能教,那中原的学生能不能教呢,从中原拐来一批学生,教导之后再放回去……”
诸葛亮无语道:“陛下,您这个拐字用的真是恰如其分呢,不过可以试试。”
君臣二人又商量了下將中原学子拐到江陵的计划,诸葛亮告辞离去,开始为迎接公孙渊做准备。
公孙渊名义上是汉臣实际上是外臣,身份比较特殊,现在亲自赶来江陵,朝廷肯定是要搞好接待事宜的。
如此过了四天,公孙渊赶到江陵,诸葛亮命礼部尚书简雍前去迎接,將其安排在驛馆晾了起来。
公孙渊的身份还不足以让刘备诸葛亮亲自迎接,派简雍去已经很给面子了。
至於为何晾著,原因也很简单,你是来覲见的臣子,何时召见得看刘备这位皇帝的心情。
况且你是来求援的,肯定得自己想办法拜访朝中重臣,努力走到诸葛亮和刘备面前啊。
你公孙渊若连这点能力都没有的话也甭求援了,趁早回家向曹魏投降吧。
说通俗点就是想让別人帮你可以,但你自己得爭气,让別人看到你的价值,看到帮你能够取得收益的希望,否则老子出手帮你,你没取得成功不说还把我搭了进去,那我为什么要帮你,好日子过够了吗?
公孙渊也清楚这点,因此被晾在驛馆之后並未沮丧,反而主动出击,提著人参貂皮鹿茸等辽东特產积极拜访朝廷重臣。
拜访的时候公孙渊並未立即请求他们帮忙,放下礼物简单聊了几句就走了。
这次拜访只有两个目的,一是混个脸熟,二是请他们在自己向刘备求救的时候点头支持或者保持沉默,別明確反对就行。
说白了就是钱买平安,不指望这群重臣帮忙,只要他们別在关键时刻卡自己脖子,给自己使绊子就行。
毕竟大家都不熟,这点礼物还不值得人家帮自己。
打通所有关係之后,公孙渊提著厚礼找到了夏侯霸,他是前汉旧臣,夏侯霸是曹魏降臣,確切的说是前汉降臣,因为夏侯霸投降的时候曹丕还没称帝呢,从这点上来说他跟夏侯霸天然带著一丝亲近。
所以公孙渊找上夏侯霸,通过夏侯霸拜访夏侯氏氏,又通过夏侯氏联繫上了张飞,最后张飞带著他去丞相府求见诸葛亮。 ↑返回顶部↑
送去渗透的人选自然是以关兴训练的特种兵为主,这支大军本来就是准备派去渗透曹魏的,抽调一部分送去辽东,加入公孙氏的大军,再通过立功升迁逐步掌控公孙大军,如此等朝廷北伐的时候,这群人就能与朝廷里应外合,甚至直接起义,將公孙大军带回朝廷了。
刘备笑道:“我就是这个意思,还有高句丽和扶余,这些小族目前看著不起眼,似乎动动手指就能灭掉,但若放任不管任其发展,迟早会变成中原的心腹大患,安国可是说了,强大的隋朝就是被高句丽给拖死的。”
目前的辽东除公孙氏之外还有高句丽和扶余两个小族,確切的说是一个族,因为高句丽是从扶余分裂出去的。
汉元帝建昭二年,扶余王子朱蒙在爭夺王位的过程中失败,被迫出走建立了高句丽,距今已二百多年了。
也就是说高句丽的歷史比刘秀建立的大汉歷史都长,扶余又是高句丽的母国,歷史更长。
这么两个歷史悠久的小国再不遏制的话,迟早成长为中原的心腹大患。
刘备如今虽只是偏安江南,却有吞併中原一统天下的雄心,在心里早將自己当成了天下的主人,既然如此,肯定要提前布局,在统一中原之后顺手灭掉高句丽和扶余,避免他们成长为后世隋唐时期那样的庞然大物了。
诸葛亮思忖道:“可以是可以,但从安国的特种兵中选人暂时怕是不行,特种兵大多都是江南人士,去到辽东会被冻死的。”
辽东是出了名的苦寒之地,冬季长达半年,这个时代又没羽绒服大衣更没暖气,南方人去了辽东根本承受不住。
诸葛亮说道:“再者江南跟辽东语言都不通,交流起来太费劲,所以臣还是建议让公孙氏从辽东派批人过来交给安国教导,辽东百姓也是大汉子民,跟朝廷没有隔阂,被关兴思想教育一番的话肯定会投向朝廷的。”
比起派特种兵过去,诸葛亮更倾向於让辽东学生过来,只要过来,以刘备的人格魅力加上关兴的思想教育,肯定会將这批辽东学生变成大汉的忠臣。
而且辽东来的人更受公孙氏信任,学成回归之后更容易受到公孙氏的重用。
刘备思忖道:“也行,反正安国都教一批了,再教一批也算轻车熟路了,不过话说回来,既然辽东的学生能教,那中原的学生能不能教呢,从中原拐来一批学生,教导之后再放回去……”
诸葛亮无语道:“陛下,您这个拐字用的真是恰如其分呢,不过可以试试。”
君臣二人又商量了下將中原学子拐到江陵的计划,诸葛亮告辞离去,开始为迎接公孙渊做准备。
公孙渊名义上是汉臣实际上是外臣,身份比较特殊,现在亲自赶来江陵,朝廷肯定是要搞好接待事宜的。
如此过了四天,公孙渊赶到江陵,诸葛亮命礼部尚书简雍前去迎接,將其安排在驛馆晾了起来。
公孙渊的身份还不足以让刘备诸葛亮亲自迎接,派简雍去已经很给面子了。
至於为何晾著,原因也很简单,你是来覲见的臣子,何时召见得看刘备这位皇帝的心情。
况且你是来求援的,肯定得自己想办法拜访朝中重臣,努力走到诸葛亮和刘备面前啊。
你公孙渊若连这点能力都没有的话也甭求援了,趁早回家向曹魏投降吧。
说通俗点就是想让別人帮你可以,但你自己得爭气,让別人看到你的价值,看到帮你能够取得收益的希望,否则老子出手帮你,你没取得成功不说还把我搭了进去,那我为什么要帮你,好日子过够了吗?
公孙渊也清楚这点,因此被晾在驛馆之后並未沮丧,反而主动出击,提著人参貂皮鹿茸等辽东特產积极拜访朝廷重臣。
拜访的时候公孙渊並未立即请求他们帮忙,放下礼物简单聊了几句就走了。
这次拜访只有两个目的,一是混个脸熟,二是请他们在自己向刘备求救的时候点头支持或者保持沉默,別明確反对就行。
说白了就是钱买平安,不指望这群重臣帮忙,只要他们別在关键时刻卡自己脖子,给自己使绊子就行。
毕竟大家都不熟,这点礼物还不值得人家帮自己。
打通所有关係之后,公孙渊提著厚礼找到了夏侯霸,他是前汉旧臣,夏侯霸是曹魏降臣,確切的说是前汉降臣,因为夏侯霸投降的时候曹丕还没称帝呢,从这点上来说他跟夏侯霸天然带著一丝亲近。
所以公孙渊找上夏侯霸,通过夏侯霸拜访夏侯氏氏,又通过夏侯氏联繫上了张飞,最后张飞带著他去丞相府求见诸葛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