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战后(上)(2 / 4)
只是,阿米尔的內心依旧满是不爽,这种命运完全不由自己掌握的感觉,可真是糟糕。
以后有机会往上爬,还是要继续努力。这个刚刚在巴格达叛乱中获得丰厚回报的男人,此刻再次跃跃欲试,准备加入到下一场可能的赌博里了。
至於哈伦,他则打定了主意此后就待在军营中闭门不出,既然他惹不起,那他总是躲得起吧。眼不见心烦,只要看不到这些血腥之事,自己应该就可以平静下来吧。
就这样,两人走回了军营,这次,他们学会了对身边的一切都视若无睹。
然后,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了穆斯坦绥里耶学院,见此他们连忙加快了脚步。不止是因为学院大门的恐怖景象,也因此那群在城里到处咬人的傢伙,就在这里呢。
穆斯坦绥里耶学院,这座巴格达重要的伊教学院,如今变成了巴格达政府的暂时驻地。
毕竟,隨著大不里士那位大人物的到来,即便是巴格达最位高权重的两人,
也只能让开路,让那位大人物进驻自己昔日的宫殿。
由於在叛乱中的糟糕表现,穆斯坦绥里耶学院在叛乱结束后迎来了清算,大部分学生都被送去运河工地上干苦役,修补叛军掘开的堤坝,教师们则被发配去抄写文书,不过他们没有参加叛乱,所以干完了苦役期,也就再次成为了自由人。
至於这座学院的种种特权,也已经被巴格达政府尽数取消。若是不出意外,
这座伊教世界的著名学院,將会变成歷史,或是彻底的改头换面。
而这,都还是志费尼尽力爭取的结果。不然,一个人都別想从蒙古人的弯刀下活下来。
现在,在学院的门口掛著一排人头,他们都是巴格达叛乱中表现最积极的结社成员,他们大部分都被一网打尽,只有少数几个人和他们的首领逃出了巴格达。
这些教法生多具有在巴格达根深蒂固的家庭背景,但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他们的脑袋被掛在这里。
毕竟,连他们的父辈都被处决抄家,这些家族庇护下的年轻人又怎么可能逃得过呢?
其实巴格达的市民们对这些年轻人普遍抱著同情態度,不少人看到他们时脸上还流露出不忍。
这些年轻人本应该有更辉煌的未来,却这样毁在了征服者之手。
更別提,他们还是为了这座城市而起义。
自然也就有人趁著夜色偷走头颅,但那些人头很快也就多了新同伴。
这当时还在巴格达引起了不小风浪,又是一番鸡飞狗跳,不少人被砍下了脑袋。
自此之后,即便是再抱著同情心態之人,也不敢看那些头颅,连经过它们时,都要加快脚步。
在穆斯坦绥里耶学院昔日的主教学楼里,巴格达大维齐尔志费尼正拿著一份名单,与巴格达总督万家奴一同討论著什么。
“全部处决?志费尼,事情都过去一个月了,怎么你的杀心还那么重?“
极其罕见的,向来严厉的万家奴对志费尼表示了异议。
毕竟,向来杀心重的那个是他,他也因此被骂上了天,但是志费尼这一个月来可真是——
“寧可错杀三千,绝不能放过一个。”志费尼的语气中有著压抑的愤怒。
而见到他这副姿態,万家奴也不太好说什么。虽说这场叛乱没有给他们造成多大影响,但是志费尼却一直都是一副被刺激到的样子。
尤其在涉及尼扎尔派的问题上,他对任何蛛丝马跡都不放过,几乎让巴格达人人过关,甚至仍坚持挨家挨户抓人。
若在平日,这般行径必会激起社区的激烈对抗。但在如今的巴格达,纵使志费尼做得再过分,也无人敢吭声。
而万家奴也无意为了一群伊教徒和同事爭辩什么,於是,就在这张决定无数人生死的文书上签了名,盖上了印章。 ↑返回顶部↑
以后有机会往上爬,还是要继续努力。这个刚刚在巴格达叛乱中获得丰厚回报的男人,此刻再次跃跃欲试,准备加入到下一场可能的赌博里了。
至於哈伦,他则打定了主意此后就待在军营中闭门不出,既然他惹不起,那他总是躲得起吧。眼不见心烦,只要看不到这些血腥之事,自己应该就可以平静下来吧。
就这样,两人走回了军营,这次,他们学会了对身边的一切都视若无睹。
然后,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了穆斯坦绥里耶学院,见此他们连忙加快了脚步。不止是因为学院大门的恐怖景象,也因此那群在城里到处咬人的傢伙,就在这里呢。
穆斯坦绥里耶学院,这座巴格达重要的伊教学院,如今变成了巴格达政府的暂时驻地。
毕竟,隨著大不里士那位大人物的到来,即便是巴格达最位高权重的两人,
也只能让开路,让那位大人物进驻自己昔日的宫殿。
由於在叛乱中的糟糕表现,穆斯坦绥里耶学院在叛乱结束后迎来了清算,大部分学生都被送去运河工地上干苦役,修补叛军掘开的堤坝,教师们则被发配去抄写文书,不过他们没有参加叛乱,所以干完了苦役期,也就再次成为了自由人。
至於这座学院的种种特权,也已经被巴格达政府尽数取消。若是不出意外,
这座伊教世界的著名学院,將会变成歷史,或是彻底的改头换面。
而这,都还是志费尼尽力爭取的结果。不然,一个人都別想从蒙古人的弯刀下活下来。
现在,在学院的门口掛著一排人头,他们都是巴格达叛乱中表现最积极的结社成员,他们大部分都被一网打尽,只有少数几个人和他们的首领逃出了巴格达。
这些教法生多具有在巴格达根深蒂固的家庭背景,但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他们的脑袋被掛在这里。
毕竟,连他们的父辈都被处决抄家,这些家族庇护下的年轻人又怎么可能逃得过呢?
其实巴格达的市民们对这些年轻人普遍抱著同情態度,不少人看到他们时脸上还流露出不忍。
这些年轻人本应该有更辉煌的未来,却这样毁在了征服者之手。
更別提,他们还是为了这座城市而起义。
自然也就有人趁著夜色偷走头颅,但那些人头很快也就多了新同伴。
这当时还在巴格达引起了不小风浪,又是一番鸡飞狗跳,不少人被砍下了脑袋。
自此之后,即便是再抱著同情心態之人,也不敢看那些头颅,连经过它们时,都要加快脚步。
在穆斯坦绥里耶学院昔日的主教学楼里,巴格达大维齐尔志费尼正拿著一份名单,与巴格达总督万家奴一同討论著什么。
“全部处决?志费尼,事情都过去一个月了,怎么你的杀心还那么重?“
极其罕见的,向来严厉的万家奴对志费尼表示了异议。
毕竟,向来杀心重的那个是他,他也因此被骂上了天,但是志费尼这一个月来可真是——
“寧可错杀三千,绝不能放过一个。”志费尼的语气中有著压抑的愤怒。
而见到他这副姿態,万家奴也不太好说什么。虽说这场叛乱没有给他们造成多大影响,但是志费尼却一直都是一副被刺激到的样子。
尤其在涉及尼扎尔派的问题上,他对任何蛛丝马跡都不放过,几乎让巴格达人人过关,甚至仍坚持挨家挨户抓人。
若在平日,这般行径必会激起社区的激烈对抗。但在如今的巴格达,纵使志费尼做得再过分,也无人敢吭声。
而万家奴也无意为了一群伊教徒和同事爭辩什么,於是,就在这张决定无数人生死的文书上签了名,盖上了印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