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苏丹与十字军(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都是因为那个瓦西里。终於,埃及苏丹缓和了下来,想到了导致眾多布置几乎付之一炬的那个傢伙。真没想到,他的这位“老乡”,居然可以做到如此成就。
  是的,拜巴尔斯是自东欧而来,他是一个祖上有著罗斯血统的库曼人。也正是因此,瓦西里的崛起,对他来说有些別样的意味。
  尤其是在知晓,瓦西里也是被韃靼人逼得逃亡至此时,拜巴尔斯更是心思复杂。都是因为韃靼人在机缘巧合之下逃到了南方,但是他们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人还把他的计划搞砸了。
  不过,拜巴尔斯也没有纠结太久,命运这个东西本就很难说,要是形势不同,没准他们身份都会互换。
  而且说到底,他的损失也不是很大,主要是用尼扎尔派敘利亚分部的人手,还有费了一些资源。
  相较之下,他更在意阿八哈在巴格达做什么,他最初本以为这位大汗之子是为清算相关人员罪责才前往伊拉克,但是现在收集的確保看来,他显然有別的心思——
  算了,继续等吧,他相信尼扎尔派可以为他带来足够的信息。现在,他要做好眼前的事。
  正在拜巴尔斯思绪万千时,正被围攻的堡垒主堡上升起了他的旗帜,这代表整座堡垒都是他的0
  真是遗憾,拜巴尔斯心想。这座由十字军骑士修筑的堡垒採用了当下最新技术,虽然耗资巨大,但是既壮观又实用,而他却要亲手將其摧毁。
  虽然遗憾,但拜巴尔斯不会动摇这个选择,唯有彻底消灭了十字军,他才能心无旁贷的去对抗蒙古人。
  十字军,必须灭亡,他们必须从这片土地彻底消失。
  耶路撒冷王国的首都,提尔。
  自失去耶路撒冷以来,所谓的耶路撒冷王国实际已缩水为以提尔为中心的政权。
  但对提尔本身来说,自耶路撒冷流亡而来的贵族和民眾反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而且隨著双方和平的降临,它还成为了基督徒与伊教徒最重要的贸易窗口,基督教世界的朝圣者亦在此登岸,前往圣地朝拜。
  各个军事修会皆把总部修建在此,都建立了坚固的堡垒,来自基督教世界各地的口音都会在此响起,甚至连伊教徒都在此地拥有一席之地。
  这一切使得它反而在这个十字军运动衰退的时代越发繁荣,与伊教徒之间紧密的贸易关係更是使得城市的居民坚信,伊教徒绝对不会杀掉他们这只下金蛋的母鸡。
  所以,当北方又来了一群寻求保护的难民,还带来了马穆鲁克攻城略地的消息时,城市的慌张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
  毕竟,那是安条克公国的事,而非耶路撒冷王国,耶路撒冷王国可是伊教徒的好朋友,他们还在蒙古人入侵时帮助了伊教徒,那弯刀只会砍到站错队的安条克人脑袋上的—一他们当年可还是开除了那个愚蠢的安条克大公的教籍的。
  连十年前带著十字军前来支援圣地,征服埃及的法国国王都被不少提尔市民抱怨。若非他的行为,王国肯定会和伊教徒的关係更好,不少人也不会被这场战爭所波及。
  而于格看著那些难民,內心五味杂陈。
  他才来到这座城市一周,就见识了三波难民了。这样下去,基督徒在东方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小到对方抬手就可以轻鬆灭亡他们。
  他必须快点前往巴黎。这个念头出现在于格內心的下一刻,就被他给按了下去,就算他再急,也只有船到了之后才能出发。
  然后,他开始用此前的经歷转移视线。
  在瓦西里面见了阿八哈后不久,于格就迎来了阿八哈的召见。这时,他正好得到瓦西里的消息。於是,法国骑士不顾伤口痊癒,前去覲见了汗国的继承人。
  为了这一日,他准备了太久太久。不过,很奇妙的是,在面见阿八哈前他很紧张,见了之后反而心静如水。
  都到了这一步,那还有什么紧张的呢?
  面对这位汗国举足轻重的人物,于格阐述了他关於蒙古人与十字军合作,一同消灭埃及苏丹国的想法。
  于格尤其为阿八哈介绍了他那位虔诚的国王陛下路易九世:若是能够向这位伟大且虔诚的君主展现足够的诚意,他定然会发起一场伟大的十字军东征。
  阿八哈听得很认真,期间都没有插几句话,然后,干格听到了那他曾经只在梦中听话的话语。
  “于格——爵士,你的意见很让我满意。一直以来,我都想和西方的天主教势力联合针对埃及的异教徒。但是,对干如何与西方势力打交道,我们是严重缺乏经验的,正是因此,才导致了许多失败的沟通。所以,爵士,我有意委託你作为汗国的全权大使,带著汗国使团前往巴黎拜见你口中的路易王,说服他再发动一场十字军东征,你有信心完成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