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苏丹的豪赌(2 / 3)
敌人丝毫不给自己巩固政权,扫清隱患的时间。
更糟糕的是,这几个月来,东西方传来的坏消息一个接著一个:
在西方的天主教世界,那个信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神已经难以理喻的国王再次宣布將要进行一场十字军东征,罗马城的教宗也宣布支持路易王的东征。
他们没有隱藏这次东征的战略意图:
与蒙古人合作击垮马穆鲁克政权。
在蒙古人征服大半个已知世界的战绩,以及路易王和伊儿使者宣布对远征者的经济补贴之下,原本热情已在渐渐消散的十字军运动再次火热了起来一连蒙古人的使者都愿意拿出大笔补贴,消息的可靠已经再明確不过。
拜巴尔斯对路易王上次东征还留有印象,他还记得铁衣骑士们碾压大地,扫荡一层又一层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即便在他们的拉扯中被分割瓦解,大部分法兰克人还是死战到了最后。
上次路易王在埃及登陆了近三万人,这次想来就是再差,也不会距离这个数字太远。
更別提,如今看似恭顺的耶路撒冷王国,也必然会加入远征。
他不想再面对如此多的狂热法兰克骑士,就算他们在那个指挥能力低下、满脑子狂热的路易王麾下也是。他们的数量就决定自己不可能忽视,为数不多的珍贵兵力就得被浪费在他们身上。
同时,由於这轮十字军,西方也再次掀起了对伊教徒与犹太人的迫害。因此,拜巴尔斯失去了在西方的情报源,纵然如何遗憾,他也无可奈何。
至於东方,传来的消息就更加不妙。
阿八哈在信德的沙漠与荒野里待了足足六个月,当他离开时,身后带著一支万人大军。
对於阿八哈能够变戏法般变出这支军队,拜巴尔斯很是惊诧,於是立即调动了控制的尼扎尔派力量,搞清楚阿八哈做了什么:
印度河的沙漠与荒原固然荒凉,但是一直以来,其中都藏身著大量游牧民族。北方斗爭的失败者也会流入这片荒野,以躲避胜利者的兵锋。
自从蒙古人的征服开始以来,刺子模人、土库曼人、塞尔柱人————这些残兵败將都纷纷进入了这片荒野。而在伊儿汗国发动內部清洗之后,大量没了主子的朮赤系残军也逃进了这片荒野。
再加上此地原本活跃的游牧民族,於是一时间,此地变得臃肿不堪。长此以往,被迫遁入荒原的游牧部落肯定会再次集结,对外再次输出武力。
根据尼扎尔派的情报,阿八哈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正在积蓄武力的荒野,他决心把这支力量利用起来,一直都在查阅印度方面的相关资料。
接著,他亲自进入荒漠,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爭取,用財富与许诺换取效忠,待到其队伍壮大,接著便是刀剑的逼迫。
靠著这种种手段,阿八哈硬是从荒野里面拉出来一支万人大军。
这个阿八哈————真是太棘手了,他这就相当於凭空变出来了一张牌。
若是可以,拜巴尔斯真想要让尼扎尔派的刺客干掉这个棘手的汗国继承人,但奈何其防备滴水不漏。尼扎尔派只能在伊教徒中发展间谍与刺客,而阿八哈身边不是蒙古人就是基督徒,压根没有伊教徒的位置。
强行刺杀也不可行,先別谈他所掌握的尼扎尔派力量主要是其敘利亚分部,对波斯总部无法產生影响。在那场伊拉克叛乱里,敘利亚分部所训练的精锐刺客已经消耗一空。
更糟糕的是,除了这一万从印度大荒漠里召集出来的杂胡,还有一万蒙古军队也加入了阿八哈的摩下。这支军队本就决定在1262年年初进攻敘利亚,但是被阿八哈强行按了下来,以加入他的远征。
再加上伊拉克他那个棘手的同乡,阿八哈这一边恐怕也是近三万人。
这让拜巴尔斯几乎绝望,东西方加起来,围攻的兵力几乎达到了六万,还都不是滥竽充数的农夫。
而更糟糕的还在后面,根据从北方传来的消息,罗姆苏丹国、小亚美尼亚王国与安条克公国皆在秣兵歷马,一副准备南下的姿態。
对这几个经常打交道的老对头,拜巴尔斯的情报网则带来详细的信息:三者加起来的总兵力,將会到达一万五千人。
这样的话,敌军的围攻兵力將会达到七万————还是多算一些,八万人吧。
不过,唯一的好处在於,至少他们的进攻方向都是明牌的。 ↑返回顶部↑
更糟糕的是,这几个月来,东西方传来的坏消息一个接著一个:
在西方的天主教世界,那个信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神已经难以理喻的国王再次宣布將要进行一场十字军东征,罗马城的教宗也宣布支持路易王的东征。
他们没有隱藏这次东征的战略意图:
与蒙古人合作击垮马穆鲁克政权。
在蒙古人征服大半个已知世界的战绩,以及路易王和伊儿使者宣布对远征者的经济补贴之下,原本热情已在渐渐消散的十字军运动再次火热了起来一连蒙古人的使者都愿意拿出大笔补贴,消息的可靠已经再明確不过。
拜巴尔斯对路易王上次东征还留有印象,他还记得铁衣骑士们碾压大地,扫荡一层又一层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即便在他们的拉扯中被分割瓦解,大部分法兰克人还是死战到了最后。
上次路易王在埃及登陆了近三万人,这次想来就是再差,也不会距离这个数字太远。
更別提,如今看似恭顺的耶路撒冷王国,也必然会加入远征。
他不想再面对如此多的狂热法兰克骑士,就算他们在那个指挥能力低下、满脑子狂热的路易王麾下也是。他们的数量就决定自己不可能忽视,为数不多的珍贵兵力就得被浪费在他们身上。
同时,由於这轮十字军,西方也再次掀起了对伊教徒与犹太人的迫害。因此,拜巴尔斯失去了在西方的情报源,纵然如何遗憾,他也无可奈何。
至於东方,传来的消息就更加不妙。
阿八哈在信德的沙漠与荒野里待了足足六个月,当他离开时,身后带著一支万人大军。
对於阿八哈能够变戏法般变出这支军队,拜巴尔斯很是惊诧,於是立即调动了控制的尼扎尔派力量,搞清楚阿八哈做了什么:
印度河的沙漠与荒原固然荒凉,但是一直以来,其中都藏身著大量游牧民族。北方斗爭的失败者也会流入这片荒野,以躲避胜利者的兵锋。
自从蒙古人的征服开始以来,刺子模人、土库曼人、塞尔柱人————这些残兵败將都纷纷进入了这片荒野。而在伊儿汗国发动內部清洗之后,大量没了主子的朮赤系残军也逃进了这片荒野。
再加上此地原本活跃的游牧民族,於是一时间,此地变得臃肿不堪。长此以往,被迫遁入荒原的游牧部落肯定会再次集结,对外再次输出武力。
根据尼扎尔派的情报,阿八哈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正在积蓄武力的荒野,他决心把这支力量利用起来,一直都在查阅印度方面的相关资料。
接著,他亲自进入荒漠,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爭取,用財富与许诺换取效忠,待到其队伍壮大,接著便是刀剑的逼迫。
靠著这种种手段,阿八哈硬是从荒野里面拉出来一支万人大军。
这个阿八哈————真是太棘手了,他这就相当於凭空变出来了一张牌。
若是可以,拜巴尔斯真想要让尼扎尔派的刺客干掉这个棘手的汗国继承人,但奈何其防备滴水不漏。尼扎尔派只能在伊教徒中发展间谍与刺客,而阿八哈身边不是蒙古人就是基督徒,压根没有伊教徒的位置。
强行刺杀也不可行,先別谈他所掌握的尼扎尔派力量主要是其敘利亚分部,对波斯总部无法產生影响。在那场伊拉克叛乱里,敘利亚分部所训练的精锐刺客已经消耗一空。
更糟糕的是,除了这一万从印度大荒漠里召集出来的杂胡,还有一万蒙古军队也加入了阿八哈的摩下。这支军队本就决定在1262年年初进攻敘利亚,但是被阿八哈强行按了下来,以加入他的远征。
再加上伊拉克他那个棘手的同乡,阿八哈这一边恐怕也是近三万人。
这让拜巴尔斯几乎绝望,东西方加起来,围攻的兵力几乎达到了六万,还都不是滥竽充数的农夫。
而更糟糕的还在后面,根据从北方传来的消息,罗姆苏丹国、小亚美尼亚王国与安条克公国皆在秣兵歷马,一副准备南下的姿態。
对这几个经常打交道的老对头,拜巴尔斯的情报网则带来详细的信息:三者加起来的总兵力,將会到达一万五千人。
这样的话,敌军的围攻兵力將会达到七万————还是多算一些,八万人吧。
不过,唯一的好处在於,至少他们的进攻方向都是明牌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