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乡试6(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詔、誥、章、表皆是写公文,只要按照固定格式写完,不犯忌讳便可。
  策论便是针砭时政。
  而判,就是判案。
  一旦考中举人,就可在地方谋缺,需涉及各种官司,要按照《大越律》来断案。
  若连律例都不熟悉,也就不適合为官。
  沈逾白將几道题都看完,心中已有思路,最后才看向案件。
  一共有五个案件,分別是孩子爭夺、夫妻和离、村霸伤人、寡妇案以及遗產继承案。
  其他四个倒好判决,最难的是孩子爭夺。
  因刘大无子,便从兄弟刘二的三个儿子中过继了一个,取名刘栋。
  刘大夫妻的悉心照料下,刘栋不止过得比几个亲兄弟好,甚至还被送去私塾读书。
  本以为如此下去,一家和乐,谁知刘二另外两儿子因贪玩齐齐落水而亡,刘二无后,便想將已年满十一的刘栋要回去,刘大夫妻不愿,刘二便一纸诉状告上了县衙,请官老爷將儿子还给他。
  此题出得极刁钻,《大越律》並无相关条例。
  既然无法可依,只能依情理来判。
  难就难在刘大夫妻养了孩子多年,比乡下许多人对待亲生孩子更好,甚至送去私塾读书,若將孩子判给刘二,与刘大夫妻而言多年心血尽数白费。
  若判给刘大,刘二便是有子也成了绝户。
  无论判给谁都不对。
  沈逾白沉吟片刻,目光落在刘栋身上。
  既然两家大人都可怜,定然有一家要牺牲,那就保孩子。
  刘栋到了明事理的年纪,又读过书,能选出对自己最好的一家子。
  沈逾白既已断定,就按著规定的格式写判词。
  一晃两天过去,沈逾白时常能听到门口杂乱的脚步声。
  直到第二场结束,他出来时才听说许多考生因拉肚子去了茅房,这也意味著他们不尊圣人,有辱斯文,试卷被盖了屎戳子,极难再中。
  罗二舅听得无语:“圣人也得上茅房啊,怎么就对圣人不敬了,这规定真是不拿考生当人。”
  罗大舅笑道:“这只是个说法,实际是怕考生借著上茅房作弊。好在此次我们带了沙子,倒是免了一劫。”
  沈知行更是脸色泛白。
  因为第一场的粮食坏了,他第二场为了多带粮食,就少带了些水,导致他在最后一天喝了贡院的水,当天下午肚子就坏了。
  要不是沈逾白给的沙子,他此次乡试也完了。
  那时他基本已经將题写完,若再忍不住上茅房,那就太亏了。
  他们议论时,沈逾白却是眸光微闪。
  若只是一两个人拉肚子,还可以怪是天气变化导致,眾多考生都拉肚子,只能是贡院的水有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