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政坛风云暗涌动(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长利走到丁义珍身边时,脸上那点笑意已经收了。他压低声音:“赵立冬刚来电话,说赵书记临时改主意,下午闭门座谈要亲自参加,点名听资金来源的明细。”
  丁义珍正把手机往口袋里塞,听到这话手顿了一下。他没抬头看周长利,目光扫过奠基碑前的人群——媒体记者正在收拾设备,施工队重新启动打桩机,钟跃民和甫光站在车边说著什么,神情不算轻鬆。
  “他问了什么具体问题?”丁义珍问。
  “就一句,『钱从哪儿来的?』”周长利苦笑,“语气不善,像是早有准备。”
  丁义珍点了点头,转身朝园区办公楼走。风卷著尘土跟了几步,又被玻璃门挡在外面。
  办公室刚收拾完仪式用的材料,桌上还留著半杯凉透的茶。他坐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拨通林耀东的电话。
  “所有资金文件,流水、股权、外资备案,做三套版本。”他说得乾脆,“公开版简洁,简报版清晰,密级版带原始凭证。两点前送到我这儿,別走系统,人送。”
  林耀东在那边回了个“明白”,没多问。
  丁义珍掛了电话,又打给周长利:“通知甫光,十分钟后我办公室碰头。你把招商组那份投资结构表重新核一遍,尤其是海外基金那块,路径要能讲清楚。”
  “怕他们揪住离岸公司不放?”周长利问。
  “不是怕。”丁义珍靠在椅背上,“是知道他们一定会拿这个说事。赵立春当市委书记那几年,京州的项目审批拖了八个月都不批,现在园区一天立项,他能睡得著?”
  周长利没再说话,点头走了。
  十分钟后,甫光推门进来,夹著个黑色文件袋。他坐下第一句就是:“我七家离岸公司都走正规报备,税务、外匯、註册地全可查。但真要有人想歪,说我们『曲线输血』,也不是没法编故事。”
  丁义珍翻开资料,一页页翻得稳。“那就让他们编之前,先听我们把话说完。”他指著其中一笔四十亿的投资,“这笔是香江华人华商银行直投,占股百分之三十五,手续齐全吗?”
  “齐。”林耀东接过话,“董事会决议、外管备案、验资报告都在。协和医院去年扩建也用了同一家银行的贷款,流程一模一样。”
  “好。”丁义珍合上文件,“下午我不等他们发难,主动把资金流向做成动画放出来。谁质疑,就让他现场指哪条线有问题。”
  甫光笑了下:“你这是打算把会议室当场变成答辩会?”
  “本来就是。”丁义珍看著他,“搞建设不怕审查,怕的是审查变成了绊脚石。咱们帐目乾净,就不怕亮。”
  林耀东忽然开口:“要不要让钟省长打个招呼?这种时候,上面松个口,底下自然不敢乱来。”
  丁义珍摇头:“他要是出面,反倒显得我们心虚。这事得我自己扛。再说……”他顿了顿,“他现在是省长,一举一动都盯著呢,不合適。”
  三人正说著,周长利拿著一台不联网的笔记本电脑进来,放在桌上。
  “数据都导好了,资金链全图,点击任意节点能弹出证明材料。”他打开演示模式,“连香江那边的公证文书扫描件都嵌进去了。”
  丁义珍试了两遍操作,满意地点头:“就用这个。”
  一点五十分,四人乘车前往省委驻京海办事处。
  会议室在三楼,门关著,里面已经有几个人在等。赵立冬坐在主位旁边,见他们进来,脸上的表情像戴了层薄冰。
  “正好,人都齐了。”他看了看表,“两点整,开始吧。”
  丁义珍没急著说话,先把笔记本接上投影仪。屏幕亮起,一张动態资金流向图缓缓展开。
  “我先匯报一下。”他声音不高,也不低,“本项目总投资一百八十亿元,其中国资平台出资四十五亿,占比二十五;香江华人华商银行注资六十三亿,占比三十五;其余七十亿来自七个海外基金联合体,由甫光船运旗下公司牵头引入,全部完成外匯登记与合规审查。”
  图示隨著讲解自动推进,每到关键节点就弹出文件截图。
  “所有资金均无財政兜底,无担保回购,纯市场化运作。”丁义珍停顿一秒,“我们欢迎监督,但前提是基於事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