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日本第一高手,剑圣山本斋(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64章 日本第一高手,剑圣山本斋
  陈湛跟着人流走下“富士丸”的舷梯,脚刚踩上神户码头的青石板,就刻意放慢脚步。
  身后从北平来的学生正回头冲他挥手,想邀他同行去大阪,陈湛只微微颔首,笑道:“不了,萍水相逢,我还要做生意。”
  两人在船上认识,青年是从北平来的,去往大阪留学,也是爱国学生,一路上两人聊了很多救国救民的策略。
  主要是陈湛在听他说,虽然很多话比较幼稚,但陈湛听得津津有味,并不觉得烦扰。
  总归这个时代,有这份心的青年还是越多越好,方法和理论都可以提升,实践出真知,但救国之心是自小生成,骨子里的东西。
  这个时代也很神奇,青年家里是北平有名的富商,祖上是大地主,剥削百姓,霸占良田,但偏偏能生出这种青少年。
  历史车轮滚滚,陈湛如果站在旁观者角度看,这种情况并不少。
  亡国灭种之际,英雄辈出之时。
  青年见陈湛拒绝,有些失望,本以为与陈湛在船上相谈甚欢,是志同道合之辈,没想到陈湛只是为了“做生意”才来日本。
  失望之余,摇摇头,再看陈湛已经不见了人影。
  陈湛转身便拐进了旁边一条窄巷,海风吹过“大东亚共荣”海报,陈湛眼底没半分温度。
  这个年代的日本,战争在即,将军国主义宣传做到极致了。
  港口到处贴着海报和横幅,都在宣扬‘东亚共荣’‘收回失地’说东北本就是日本旧地,处处透露目的。
  海报横幅当中丝毫不提侵略,而是让日本再次繁荣,使东亚团结一心。
  巷外的神户街面,是新旧杂糅的模样。
  西式砖石洋房立在街左,尖顶窗棂挂着“三菱商事”“三井物产”的木牌,门口的日本职员穿着笔挺西装,皮鞋擦得锃亮。
  街右却是连片的日式和屋,木格窗纸后透出暖黄灯光,穿和服的妇人端着木盆匆匆走过,木屐踏在石板上“嗒嗒”响。
  景象和谐,陈湛也不得不承认,如今日本,即便神户这种港口小城市,也比华夏繁华很多。
  难怪会信心膨胀,蛇生吞虎心。
  最扎眼的是电线杆上,贴满了印着旭日旗的海报,上面写着“满蒙是日本生命线”“为天皇陛下尽忠”,报童挎着帆布包穿梭在人群里,嘶哑着嗓子喊:“《朝日新闻》号外!关东军在满洲演习大捷!”
  几个穿学生制服的少年围上去抢报纸,手里挥舞着小太阳旗,喊着“打倒支那人”的口号,路边的面摊前,两个穿军装的日本兵正拍着桌子狂笑,说的却是“下月就该打进奉天城,抢女人抢粮食”。
  陈湛站在巷口的阴影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内衣口袋里的假身份,他早听说1931年的日本军国主义狂热,却没料到连市井百姓都浸在这种嗜血的氛围里,丝毫不觉得侵略屠杀是一种罪过,仿佛华夏大地的苦难,只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陈湛没出手,现在暴露自己没必要,杀几个学生少年也并非他的目的。
  没在神户多留,找了家只收现金的小旅馆,将藏在箱子夹层的绣春刀和唐横刀裹进粗布,绑在腰后,又换上一身更显文弱的棉麻学生装。
  将发型,穿着,衣服,都刻意打扮的靠近日本人的样子。
  第二天一早就背着布包往东京去。
  沿途的火车上,他听邻座的商人闲聊,拼凑出日本如今的政局。
  内阁是犬养毅的政友会掌权,但实权早被军部架空,陆军省、参谋本部直接听命于天皇,关东军在东北自作主张,连内阁都管不住。
  军部是最大的军国主义,好战分子,极右翼团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